玉溪市华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施工项目共72个(开工58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287万元,比上年增加32927万元,增长30.7%。其中:城镇投资100837万元,同比增长57.1%;农村非农户投资7366万元,同比下降33.3%;农村农户投资18839万元,同比增长12.3%;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5万元(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同比下降13.7%。在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784万元,占5.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3982万元,占5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8521万元,占34.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72969万元,比上年下降2.0%。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1955公里,其中:省道75公里,县道272.5公里,乡村道路1600.5公里。年末实有营运载客汽车148辆,客位2244个,载货汽车2984辆,吨位7448.33吨,道路运输业从业人员3560人。 邮电通信:通信事业发展迅速,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年末拥有各种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无线座机、移动座机)109400部,每百人拥有电话52.5部,使用宽带5120户。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5万元,报纸累计订销169万份,其中:玉溪日报华宁发行站112万份。杂志累计订销7.5万份,函件6.8万份。 六、商业、物价和对外合作 商业: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6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2.7%。从地域看:县完成30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县以下完成242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5132万元,增长19.6%;住宿餐饮业7145万元,增长27.0%;其他行业2340万元,增长19.5%。从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5412万元,增长38.5%;非公经济49205万元,增长18.8%。人均实现购买力2624元,比上年增加434元,增长19.8%。 物价:受猪肉等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上涨6.5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6.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8.22%。 对外合作: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85231万元,比上年增加22279万元,增长35.4%。其中:利用市外国内资金70174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利用县外市内资金15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自营出口32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财力保障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984万元,比上年增加7085万元,增长33.9%。上划中央两税5860万元,比上年增加2271万元,增长63.3%。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7399万元,比上年增加3633万元,增长2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279万元,比上年增加5257万元,增长43.7%。地方财政预算支出43882万元,比上年增加10232万元,增长30.4%。 金融: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2140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各项存款余额195832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存贷差额为103692万元,存贷比为1:0.47。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2324万元,比上年增长4.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477266万元,比上年增长0.8%。 保险:保险事业持续发展。财产保险业务收入17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1%;赔款支出836万元,比上年下降0.48%。人寿保险累计保费收入24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4%;满期给付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累计赔款支出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5%。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完成了宁州大河防洪水系综合整治(二期)、教师小区(二期)、宁州美食文化城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环境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县城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面貌大为改观,品位不断提升。年末,县城区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道路长42.38公里,面积77.6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24. 66公里,拥有城市路灯2186盏,公厕13座,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3000立方米。城区绿化总面积123.3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36.27%,绿化覆盖率3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5平方米。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0.9%。 环境保护:按照“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大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环境保护各项措施。抓好以抚仙湖为主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环保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和环保队伍建设等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04吨以内,比上年减排80.47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73.83吨以内,比上年减排51.32吨,确保了全县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的稳定。县境内绝大多数区域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规划要求,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档案 科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的科技方针和“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提高全县劳动者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全县科技素养和应用科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年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14个,其中: 2个列入国家科技计划;3个列入省级科技计划;4个列入市级科技计划。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141万元,组织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1项。获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奖励县级科技进步奖11项。努力加大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基层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对5863户农户进行了科技培训。申请专利5项,获2项授权,继续开展支持省、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创新工作,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 教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加强。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06所,小学教学点4个。在各类学校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完小75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19所。全县在校生36295人,其中:高中2708人,初中8542人,小学19169人,职中969人,幼儿园、学前班4907人。教职工2357人,其中在职职工2106人,临时工222人,代课教师29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3%,小学辍学率0.96 %。3-6岁儿童入园率62.41%。初中毛入学率101.7%。初中辍学率2.95%。参加高考1100人,上线人数665人,高考上线率60.45%。 文化:年末全县业余文艺队伍达486支,演出人员7165人。全年共开展各类重大节庆活动65次,组织演出210场,参与演出的文艺队伍达854支次。举办广场文艺演出51场,参与演出的文艺队伍达681支次。县乡图书馆、室藏书总量达119763册,共接待读者58639人次,外借、阅览图书31424册。投入资金61万元,组建了41个村级标准文化图书室。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全年共组织农村电影放映队3个,放映农村电影526场,观众达14万人次,开展广场电影放映26场,观众1.3万人次。加强对全县文物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成立了华宁县文物管理所。按照“修旧如旧、原质原貌”的原则对金锁桥进行了重新修缮。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26篇,申报并被命名“玉溪市民族民间优秀艺人”2人,“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