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华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广播、电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窗口功能,加大“中国泉乡”品牌的推介和宣传力度,为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华宁电视台全年共播出新闻1213条,编播《泉乡采风》栏目18期,制作了《崛起中的革命老区—盘溪》、《华宁核桃迎来新的春天》等专题片11部。报送玉溪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播出新闻565条;报送玉溪电台播出新闻304条;在玉溪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华宁新闻直通车55期337条。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5座,投资250.13万元,对县城广电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截至12月,全县累计架设有线电视光缆317.234公里,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08户(共有25224户),发展数字电视用户7133户(共有9121户),基本完成县城中心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档案:全年共接收进馆档案706卷、275件,编研档案资料20.8万字,录入档案信息数据101545条。接待档案、资料、现行文件查阅利用者738人次,档案、资料、文件2668卷(件)次。7个机关、团体、事业、企业单位综合档案室实现创星级验收,197户干部职工建立了家庭档案。 十、卫生、体育和旅游 卫生:公共卫生和卫生机构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1个,病床587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0人。村设置的医疗点76个,乡村医生215人。全年医院诊疗499125人次,入院25922人,出院25826人,治愈好转率88.91%,病死率0.21%。县内传染病发病率220.6例/十万人,五苗覆盖率96.19%,食品合格率96.4%,餐、饮具合格率81.4%。全年孕产妇管理1978人,孕产妇建册管理率97.07%。0-6岁儿童保健13944人,儿童保健管理率85.26%。 体育:按照政府引导、社会组织、群众参与的运作模式,成功举办了“贺新春·迎奥运”春节文体活动、“迎奥运·庆三八”职工运动会、第九届“振宁杯”职工篮球比赛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同时支持开展部门职工运动会,群众体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1人,在玉溪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上,我县代表团在参赛的36个代表团中奖牌数第六、团体总分第七、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一等奖的好成绩;在玉溪市年度田径、游泳比赛中,我县圆满完成游泳比赛的承办工作,县游泳队还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名、女子第六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田径队获团体总分第六名。目前,全县共有200米跑道田径场8块,标准田径运动场3块,游泳馆1个,游泳池2个,篮球场165块,网球场1块,门球场13块,地掷球场15块,全民健身乐园1个,健身路径1条。 旅游: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狠抓象鼻温泉提档升级、华溪万亩桔园规划和抚仙湖沿岸旅游项目开发工作。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力度,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全年共接待游客30.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实现旅游收入917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质和精神需求进一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职工工资大幅增加:年末在岗职工10020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735万元,比上年增加4052万元,增长19.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168元,比上年增加2789元,增长13.7%。 县城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50户县城居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县城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5582元,比上年增加2367元,增长17.9%。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5元,比上年增加1892元,增长17.2%。人均家庭总支出16518元,比上年增加2713元,增长19.7%。人均消费性支出8667元,比上年增加698元,增长8.8%。在消费支出中,食品3453元,占消费支出的39.8%;衣着1296元,占15.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430元,占5.0%;医疗保健419元,占4.8%;交通和通讯1582元,占18.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683元,占7.9%;居住596元,占6.9%;其他商品和服务208元,占2.4%。县城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59平方米,现有住房价值按市场价计算89500元/户。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58部、移动电话186部,家用电脑54台,其中,接入互联网42台,家用汽车14辆,洗衣机104台,电冰箱98台,彩色电视机112台。 农民收入继续增加:据农村60户农民家庭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农民人均总收入6513元,比上年增加1016元,增长18.5%。人均纯收入4453元,比上年增加728元,增长19.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加374元,增长10.0%。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74元,比上年增加687元,增长22.3%,其中:食品1750元,占46.4%;衣着185元,占4.9%;居住333元,占8.8%;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509元,占13.5%;医疗保健347元,占9.2%;家庭设备用品178元,占4.7%;交通、通讯407元,占10.8%;其他商品和服务65元,占1.7%。年末农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住房价值8251元,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2849元。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冰箱13台,洗衣机65台,摩托车47辆,固定电话25部,移动电话87部,彩色电视机97部,影碟机43台,微波炉8台,抽油烟机10台,计算机2台。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253万元,比上年增加26374万元,增长26.4%。人均储蓄存款6066元,比上年增加1241元,增长25.7%。 十二、社会保障、就业和社会福利 养老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单位3243个,其中:企业2993个(含个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250个。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0154人,离退休人员2932人。收缴基本养老金7096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664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投保15539人,缴纳养老保险金650万元,按月享受养老金896人,养老保险金支出39万元。 社会医疗保险事业逐步完善: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单位346个,其中:企业129个,机关事业217个,参加保险人员11645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1279万元,支出861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收入1054万元,支出846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305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211个,企业94个。参保职工9169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5235人,企业3934人。收缴保险金77万元,支付保险金126万元。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274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211个,企业63个。参保职工7792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5235人,企业2557人。收缴保险金104万元,支付保险金67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推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176337人,占应参加人数的95.3%。筹集资金1508万元,其中:个人缴纳176.3万元,中央财政补助621万元,省财政补助176.3万元,市财政补助264.5万元,县财政补助264.5万元。全年共补偿297131人次,其中:门诊277364人次;住院19767人次。补偿金额1433.4万元,其中:门诊265.6万元;住院1167.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