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化解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得到提高,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初步测算,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44.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实现生产总值不含卷烟产销部份83.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10.2%。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5.06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32.36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外的行业)46.49亿元,增长11.4%。 一、农业 2006年,我区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农业工作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核心,继续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主线,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突出区域经济优势、特色产业,稳定粮食,巩固烤烟,全面提升种植业水平,扩大畜牧业规模,促进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下同)为943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1.0%。其中:农业产值完成42919万元,比上年减5.2%;林业产值完成1633万元,比上年减13.4%;牧业产值48017万元,比上年增7.5%;渔业产值1207万元,比上年增22.2%;农林牧漁服务业产值603万元,比上年减17.8%。农业商品产值75592万元,农业商品率80.1%,在上年基础上提高1.4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压粮、稳烟、增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努力扩大烤烟、油料、花卉等种植面积,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末常用耕地面积为154007亩,减1253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97878亩,比上年增加2824亩,增1.0%;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5157亩,比上年增加8171亩,其中:大春增8324亩,小春减154亩。全年粮食单产519公斤,比上年增14公斤,粮食总产量7534.75万公斤,比上年增618.17万公斤,增8.9%。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108422亩,比上年减7367亩,减6.4%;烤烟移栽种植面积比上年减6503亩,减10.3%;油料种植面积51413亩,产量为981.81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减1.2%和增0.6%。全年蔬菜种植面积30734亩,比上年增加3699亩,增15.4%;蔬菜总产为5474.74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300.29万公斤,增31.1%;花卉种植面积8394亩,比上年减539亩,减6.0%。 全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46.4∶53.6调整为48.7∶51.3,经济作物比重比上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 烤烟生产由于受严格双控的影响,全区烤烟种植面积5.69万亩,比上年减0.65万亩,减10.3%,烤烟总产量814.39万公斤,比上年减168.5万公斤,减17.1%。全区烤烟(含出口备货)累计收购量788万公斤,完成计划的100%,收购金额为848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1985万元,减19.0%,平均价格为10.7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降低1.99元,上等烟比例55.2%,比去年同期降低8.2个百分点。 林业生产继续朝着生态公益林、经济林方向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19亩,其中:生态林1219亩,经济林2700亩。义务植树完成88.60万株,其中:成片植树11.30万株,零星植树77.30万株;全年共完成村庄道路绿化70条45.32公里,栽植苗木10831株,房前屋后绿化带5094平方米,栽植灌木127350株。累计封山育林面积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8.6%。森林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实际治早、治小、治了,努力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为3.89万亩,防治率达到99.2%。全区林业现价产值达163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减13.4%。 森林防火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把森林防火作为林业工作的中心,护林防火加强防范,并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实三线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清楚,目标明确,真正把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由于各项措施、经费落实到位。与去年相比,火情下降67%;火警下降50%,火灾持平,较好地保护了我区的森林资源。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我区畜牧业以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主题,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认真抓好畜牧业工作,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加强防疫、检疫、优化品种结构,抓好生态畜牧业建设,使畜牧业生产在市场价格上半年一直走低,8月底才开始回升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家禽规模养殖发展势头良好,肉、禽、蛋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006年渔业生产利用水面养殖面积11047亩,比上年减少0.8%,鱼类产量125.4万公斤,比上年增17.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6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各类投资水利工程3655件,投入建设资金6459万元,累计完成工程量103.5万方,其中:土方84.9万方,石方10.1万方,混凝土8.5万方。实现灌溉面积效益2.7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平方公里,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88.2%。水库总库容15659万方,年末蓄水量10481万方。水利工程为全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供水12103万方。 2006年,全区乡村从业人员179787人,比上年减少251人。其中:男劳动力91327人;女劳动力88209人。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有90339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50.3%,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从事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46075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5.7%,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从事三产业的从业43122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4.0%,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 二、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325.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不含红塔集团工业完成总产值13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限额以上,下同)国有工业完成产值22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不含红塔集团国有工业完成38.70亿元,比上年增长40.7%;集体工业完成9.03亿元,比上年减0.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股份合作企业完成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股份制工业完成5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个体工业完成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他工业完成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1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重工业完成产值10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