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西秀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5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4个,床位2428张。卫生技术人员2351人。全年完成脊灰强化服苗83768人次,接种率98.28%;完成麻苗基础免疫8783人,接种率96.8%;对262431人次进行疾病诊治,有11740人进行了住院治疗;全区孕产妇管理率86.8%,孕产妇死亡率80.19/10万,婴儿死亡率21.55‰,农村出生缺陷发病率2.4%。取缔非法行医10家,受理医疗纠纷36起。全年送医、送药、送科技下乡3次,义诊病人760余人次。 十、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秩序与环境保护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和改进注册登记工作,强化社会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开展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击非法传销整治工作,努力建立健全预防经济犯罪工作机制。2005年,经济犯罪侦察大队共立案21起,其中合同诈骗案10起,贷款诈骗案6起,侵占案件2起,非法经营案2起,金融凭证诈骗案1起,刑事拘留15人,为国家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41万元。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机制日臻完善。整顿和规范社会经济秩序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市场方面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529件,查获各类假冒伪劣产品30万余元。 文化市场方面,一年来出动执法人员2600人(次),收缴各类有奖电子游戏机电脑板500余块,各类非版、盗版、淫秽光碟20000余张,非法出版、盗版书刊、教辅读物15000余册,取缔城区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的电脑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台球室18户。通过重点治理整顿,有效遏制了违规经营现象,进一步净化了全区文化市场,切实保护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005年环保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六部委"整治违法污染企业,保障群众建康专项行动"精神为主,积极开展各项整治行动,全年执法376余次,检查或查处企业192家,挂牌督办企业2家,并对11家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罚,其中检查煤矿7家,关停小纸厂3家,查处污染严重、未办理环保手续的"小蜡染"企业28家,对5家放射源单位进行了清理检查。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全年对辖区污染源现场监察120余次,处理污染纠纷37件。 十一、人口 2005年年末,西秀区共有人口83.67万人(含开发区),比去年增加5800人,增长0.70%。全区人口出生率14.39‰,人口自然增长率7.48‰,计生率95.5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高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8%,消费性支出5287元,同比增长11.05%;在消费支出中,除衣着消费比去年有所下降外,其余支出均比去年有所增长,特别是医疗保健,涨幅达到54.13%,食品增长1.9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达到18.68%,居住达到25.5%,杂项商品和服务达到22.31%。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66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5.3%。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劳动争议仲裁监察工作,加快就业结构调整步伐,扩大就业容量,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年末全区有从业人员64230人,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13972元。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42745人,人均劳动报酬15551元,城镇集体从业人员4041人,人均劳动报酬9769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17444人,人均劳动报酬11140元,年末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有125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8%,通过社会力量办学培训3811人(次),其中:免费培训下岗职工533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4172人,安置下岗职工就业2163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99人,全年组织劳务输出17951人(次),外出务工人员创收8600万元。全年依法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5起,处理42起,为50名民工追讨被拖欠和克扣的工资报酬7.33万元。 在确保医疗保险平稳运行的同时,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116个,参保职工11688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35万元,支出421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074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62万元,支出0.33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885人,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84万元,支出602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除工业和部分部门数据为年快报数外,其余部份均为年报; (2):部分资料不含开发区数据; (3):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为现行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公报中生产总值与原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含义、口径、范围一致,并经过省、市统计局评估。 (5):本资料除国内生产总值外,均不含军工系统资料、铁路系统资料和垮地区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