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修文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既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七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有所突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统计,全县生产总值达2355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4328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工业增加值为76483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建筑业增加值为17845万元,比上年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86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89元,比上年增长16.3%。各产业结构继续向合理化方向调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3.16:40.04:36.80。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了1.3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7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了0.42个百分点。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新态势。 二、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我县加大改善政策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依法处理和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实现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5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高于全县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57.5%。其中: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2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比重为59.8%,第二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67357万元,比上年增长24.9%,比重为71.41%。在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为60799万元,比上年增长26.0%,比重为79.49%非公有制建筑业增加值为6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比重为36.75%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5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比重为40.97%。 三、农业 2006年,全县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较快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全县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加大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突出抓好各类基地建设,“菜、畜、果、药”特色产业规模和档次不断上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229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46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 %林业产值实现759万元,比上年下降19.5%牧业产值实现35507万元,比上年增长9.8 %渔业产值实现9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完成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主要农产品及畜牧产品产量如下: 2006年(吨) 比上年增(减)% 增(减)绝对数(吨) 粮食总产量 93126 -4.7 -4551 夏粮 25665 1.8 443 小麦 4882 -6.5 -341 薯类 22560 -0.6 -137 秋粮 67461 -6.9 -4994 稻谷 39119 -2.4 -976 玉米 24136 -3.5 -865 油菜籽 8947 1.0 92 烤烟 2105 -9.6 -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