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美姑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开局好、起好步,对全县完成“十一五”规划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2006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加大对经济工作部署的落实力度,制定了“1234”经济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化解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63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925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464万元,下降1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431万元,增长9.9%。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3:21.6:27.1调整为53.1:18:28.9,第二产业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8和1.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23091万元,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86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850万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755万元,增长6.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8% 。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完成移民扶贫279户,配套饮水管道11.5公里,公路2公里,蓄水池12个48立方米;“三房”改造投入325.8万元,改造房屋1086间,建村级活动室15个,新修吊桥12座,维修4座,修通公路3条12公里,完成2处共5300米的人畜饮水管道的建设。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成绩显著;农村劳务输出取得积极进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规模效益、产业化效益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副产品加工业薄弱,商品率低下,附加值不高,农产品获利空间小。农民增收问题仍比较突出;工业增长的质量不高,企业成本加大,利润空间小。工业发展仍受能源供应的制约;投资增长力度减弱,特别是建安投资相对减弱,对全县经济的起伏波动将会有很大影响;项目拉动经济处于投资与生产衔接时期,项目实施不理想、农民收入增幅不大,对第三产业的交通、通讯、商贸、金融、房地产等的拉动将相应带来较大的影响;财政支出压力大;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部分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还需改善;科技教育仍然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等特别紧缺。 二、农业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今年我县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农业总产值实现54994万元,同比增长3.9%。 一是夏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品质不断提高。粮食总产75015吨,增加90吨,增长0.1%。二是蔬菜和瓜类产量快速增长。全县蔬菜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9030亩、794公斤、7173吨,三是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肉类总产量达到31015吨,比上年增长9.0%,牛出栏23736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0.5%;生猪出栏277650头,比上年同期增长7.4%;羊出栏250500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在出栏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稳定了存栏,年末大牲畜存栏92802头,生猪存栏265020头,羊存栏459800只,四是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加。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预计,今年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6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3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9.3 %。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为重点,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7300万亩,育种育苗300亩,零星植树80万株。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13%,森林保护工作继续巩固,实现连续27年无森林火灾。全年花椒产量854.3吨;核桃产量1047.1吨;油桐产量634.1吨。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90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837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186万千瓦小时;农村用电量为206万千瓦小时;自来水受益村175个;通汽车村182个;通电话村55个(包括手机)。 三、工业 今年我县工业企业紧紧围绕三大产业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努力克服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工业生产得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2%。工业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一是经济效益总体运行质量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37.9万元,同比增长102.9%;实现工业利润296.4万元,增长355.0%;实现工业利税804.5万元,增长94.1%;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增加,经济增长空间得到新拓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分别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99.5万元、利润202万元。三是原有的两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在花大力气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素质,提升管理水平,使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都跃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县经济发展再立新功。四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快速发展。今年来,县委、政府通过实施“强工富县”战略,狠抓招商引资、着力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进全县工业化进程,全县规模以下工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企业生产呈现稳步增长。 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3800万元,同比增长26.3%,完成工业增加值1133万元,同比增长19.3%,主营业务收入3246万元,同比增长14.0%,利税330.6万元,同比增长23.0%,利润185万元,同比增长52.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白酒3091吨,下降9%;发电量4657万千瓦/小时,增长26%;自来水生产81万吨;水泥21000吨;炸药4900吨,增长33%;砖448万块,瓦420万片,碳化硅1023吨,硅铁471吨。 四、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我县在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下,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39万元,同比增长20.2%,全县完成建安工程33999万元,同比下降2.4%,基本建设投资54540万元,同比增长21.4%。更新改造734万元,其他投资432万元。建安投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重点工程项目将建成投产,投资重点在设备购置上。二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正在显现,尤其是信贷资金、土地控制力度的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起到理性制约。 五、国内贸易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的深入,我县集市贸易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县委县、县政府又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大力的发展了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及其他经济等等,以最优惠的地方政策吸引了不少外来商家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