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贵阳市乌当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阳市时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高新区、生态区、经济强区建设,实现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协调、稳定发展,“十五”预期目标顺利完成,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一、综合

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局面,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计划确定的全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全面顺利完成。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达到53183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34万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279381万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190715万元,增长22.1%。

“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高于“十五”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0年的16.5:46.9:36.6调整变化为2005年的11.6:52.5:35.9,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4.9和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53.4%和39.8%。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7239元,按年终汇率折算,约合2136美元,高于全市285美元,增长18.63%。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3997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全区财政总收入(含野鸭乡)59390万元,比上年增加14158万元,增长31.3%;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38818万元,比上年增长30.74%;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60388万元(含专款),比上年增长14.82%。

“十五”期间是我区建区以来,投入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好、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区经济总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897公顷,比上年增加361公顷;油菜籽种植面积2816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1428公顷,比上年扩大102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5177吨,比上年增加319吨;油菜籽产量4889吨,增产6.7%;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见表1)。

表1: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头、只)

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    食65177 0.5

夏  粮7408 52.8

秋  粮57769 -3.7

油    料55559.8

花  生33913.7

油菜籽48896.7

药   材688-

茶    叶18710.6

水    果3511418.8

蔬    菜2544668.3

肉    类2027712.3

牛    奶9840-29.6

禽    蛋28245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43837-0.96

猪年末存栏数   家禽年末存栏数156365 68684314.3 -1.3

水产品94813.7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593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63400万元,增长12%;林业产值569万元,下降48%;牧业产值29086万元,增长5.2%;渔业产值808万元,增长15.9%。

全年新增灌溉面积800亩,改善灌溉面积5300亩,修建排洪沟0.95公里,修建排洪公路桥涵3座、人行桥15座。“四改一气”工程完工1800口、改圈1800间、改厕1800座、改厨1800个、三位一体1800套。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215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3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8.7%(见表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5%。产品销售率93.25%,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

表2: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单位:万元)

指       标2005年

绝对数同比增长(%)

工业总产值60312118.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273310.45

其中:集体企业2708-36.76

股份制企业40138828.8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805310.75

其中:公有制经济30294619.08

非公有制经济30017418.34

其中:轻工业20162114.78

重工业40150020.76

全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3.66倍,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增长41.23%。配混合饲料产量10.15万吨,增长6.06%,中成药产量4218吨,增长123.2%,光学仪器产量132.75万台,增长90.6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82%,其中移动电话机产量比上年净增24.87万部(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3)。

表3: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2005年

绝对数同比增长(%)

原煤万吨260.21-19.19

配混合饲料万吨10.156.06

黄磷万吨1.7823.08

液体乳万吨2.145.74

中成药万吨0.4218123.2

化学纤维万吨0.533727.65

轮胎内胎千条1468-11.62

汽车V带(风扇带)千条2902-7.16

水泥万吨19.038.94

砖万块31321-19.82

磨料万吨2.33-7.24 82.84

移动电话万部54.9

半导体分立器万只3171.83-65.47

电子元件万只8268.44-1.72

光学仪器万台132.7590.68

微硬盘万片21.28-

供电量万千瓦时95937-4.03

自来水生产量万吨1013.1-15.89

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受南方汇通微硬盘利润亏损的影响,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亏损24467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利润868万元,比上年下降88.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亏损36703万元,比上年扩大33537万元。高技术企业利润亏损148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