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6 台州市临海市统计局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1033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公路货运量695万吨,增长6.4%,货物周转量48.21亿吨公里,增长6.3%,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95亿吨公里,增长11.2%;客运量2434.3万人,增长9.6%,旅客周转量14.23亿人公里,增长4.1%,其中铁路客运量2.3万人,旅客周转量575万人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2万吨,增长11.6%。年末全市通车公路里程208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6公里,村道里程910.9公里。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全长33.7公里,结束了我市不通火车的历史。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75亿元,增长21.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5.77万户,比上年末下降9.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82.5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4.7部/百人下降到22.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70.6部/百人提高到71.5部/百人。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达9.90万户,增长20.9%,其中宽带用户8.96万户,增长27.2%。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国家扩大消费一揽子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汽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燃油税调整等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激发居民消费的欲望。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其中城市的零售额62.56亿元,增长15.9%,农村零售额31.42亿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8.89亿元,增长9.6%,零售业零售额73.03亿元,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05亿元,增长9.1%。恒大家具广场、颐高数码广场、世纪联华双鸽店、加贝购物广场、君泰大酒店、双鸽和平国际酒店相继开业。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70个,生产资料市场14个,成交额39.99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个。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低位运行态势。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98.7%,比上年下跌1.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下跌2.0%,消费品价格水平下跌1.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二升六降”: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1%;居住类下跌5.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跌3.1%,交通和通讯类分别下跌2.8%,衣着类下跌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下跌0.7%;食品下跌0.2%,其中粮食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8%和4.2%。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2009年中国·临海江南长城节暨无核蜜桔节”和第三届括苍山全国山地车爬坡赛。完成省级风景名胜区《桃江十三渚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开工建设,江南大峡谷成功完成3A旅游区创建,“江南长城――江南大峡谷”入选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旅游营销创新“圈圈理论”,得到了业内和媒体的关注和肯定。以“一镇一品,一月一节”为抓手,积极发展农家乐和乡村休闲游。全市共培育省级农家乐特色村2个、台州市级特色村(点)12个、临海市级特色点20家,星级经营户、星级特色点141家。推出“金秋尤溪·峡谷嘉年华” 等七条农家乐精品线路,举办羊岩山开茶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3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接待海外旅游者12692人次,增长15.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1.64亿元,增长15.1%,旅游创汇740.3万美元,增长15.4%。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逆境中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4.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自营出口13.25亿美元,增长0.3%,进口8792万美元,下降11.4%。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29家,比上年末增加19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有29家。全年自营生产企业实现出口10.27亿美元,增长29.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61亿美元,下降43.7%;外贸公司出口0.37亿美元,下降39.9%。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出口产品中,户外休闲用品礼品出口6.74亿美元,下降8.0%,医药化工2.44亿美元,增长11.6%,机电设备2.15亿美元,增长45.8%,日用品1.13亿美元,基本持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6亿美元,增长30.3%。

利用外资有所回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增资企业6家,项目总投资554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50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实际利用外资4439万美元,下降11.1%。合同利用外资增资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个,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以上项目3448万美元。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个,增资项目1个,总投资额304万美元。市外内资实际投入20.28亿元,下降18.5%。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09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2.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34亿元,增长7.7%,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和其他工商税收分别增长7.4%、10.1%和17.3%,企业所得税下降3.1%。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4.85亿元,增长21.9%,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支出增长较快。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对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引进民泰、兴业和浦发3家金融机构。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34.8%,比年初增加84.6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71.74亿元,增长24.5%,企业存款96.64亿元,增长85.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6.74亿元,增长34.2%,比年初增加57.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长27.1%,中长期贷款增长48.2%。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9.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2009年全市新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 9项,省级科技项目27项,首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研发中心12家,有2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年申请专利1423项,比上年增长23.5 %;专利授权1010项, 增长76.3%,其中发明27项,增长200.0%。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项,技术交易额 4.06亿元。“永太科技”成功上市,“伟星新材”通过发行审核,永强集团、远洲集团、万盛科技、东邦药业等一批企业进入上市准备阶段。军民两用临海市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中心建成并运行,5家军工单位入驻中心,军民合作项目签约30项,总投资达13亿元。新增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出口名牌产品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