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区大力实施 “工业强区”战略,以“三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强力推进白酒、机械等优势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2007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5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9%,高出去年同期增幅11.8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水平17.4个、10.5个和1.7个百分点,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8%,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快速增长支撑作用凸现,贡献加大。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高达30.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39338335.9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8206733.9 其中:国有企业342-3.1 集体企业315631.6 股份制企业36106836.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373520.9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5082234.0 其中:轻工业30549235.6 重工业8789137.0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单 位产 量比上年增长±% 起重设备吨3663917.7 水泥吨46983255.8 液压元件件2297907.4 白酒 千升12155064.4 鲜冻猪肉吨2686011.9 配混合饲料吨710063.7 日用玻璃制品吨2682033.2 采矿设备吨1067552.1 坚持优势优先,支柱产业引领工业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优势优先”,加快发展,重点抓好白酒、机械、蔬菜、服务业四大产业,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效益,全区白酒、机械产业实现新跨越。36户规模以上白酒(11户)、机械企业(25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7.51亿元,同比增长46.0%,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9%,拉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39.6个百分点。其中酒类制造业实现总产值53.35亿元,同比增长48.8%,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4个百分点;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24.16亿元,同比增长40.1%,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2个百分点。 技改创新力度加大。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38亿元,比上年增长67.6%,增幅同比提高48.6个百分点,高出全市水平3.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0%提高到 10.3%。技改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了企业产品结构升级调整,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16.54亿元,同比增长38.6%,增幅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区属工业做大做强。2007年48户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7户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7.9%,其中增速超过50.0%的企业有24户,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0%。企业规模做大做强,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首破3家,泸州益鑫钢铁有限公司突破2亿元,泸州长起特种设备有限公司和泸州沱江水泥有限公司挤身于亿元企业。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60亿元,占属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0.9%提高到14.2%,提高了3.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2.8%,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水平44.3个、37.4个和28.6个百分点。 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跨上80亿元新台阶,达到80.74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利润总额跨上10亿元新台阶,达到11.94亿元,比上年增长79.6%;实现税金7.74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攀新高达到341.8,同比提高73.4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市水平134.9点、102.6点,始终遥居全市第一,成为坚固的单项冠军。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84家,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8.5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26.1%,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利润6.91亿元,增长68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5.74万平方米,下降55.2 %。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48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今年以来,我区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投资结构,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投资规模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扩大,并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共计1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达92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3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33.6%,同比增长14.2%。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分三次产业看项目投资,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07亿元、27.07亿元和11.92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0:53.0:42.0调整为0.2:69.3:30.5。第二产业提高16.3个百分点, 主要是工业投资占项目投资比重大幅提高。在抓项目投资建设的同时,我区也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高能耗企业投资规模,2007年重高耗能工业投资11.1亿元,同比下降25.6%,比整个工业项目投资低28.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的优化正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 房地产投资增长加快。随着天立·春天花园城、宝来·丽都大厦、兴城·富临花园、集成·康城绿洲(三期)、康宁·沁园春、空间·爱情海、港龙·鼓楼世家、中天·时代广场等一批新搂盘的陆续开工建设,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全区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88亿元,同比增加4.87亿元,增长81.1%,高出全市水平33.3个百分点,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66.9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4.9%,拉动投资增长10.6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快速增加。2007年全区民间投资达到29.19亿元,同比增长21.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8%上升到74.7%,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14.8%。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区民间投资日趋活跃,投资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推动全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 标单 位绝对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