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泸州市江阳区统计局 (2008年3月10日) 2007年,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第七次党代会“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江阳”的部署,以“白酒夺冠”和“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436118”工程和55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迈开统筹城乡发展“一年打基础”的第一步,江阳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显著特点,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综 合 经济总量首破百亿,增长速度创建区以来历史新高。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18.09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GDP上百亿的县区,占全市GDP的比重达29.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1%。经济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增幅提高2.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水平5.4个、2.6个和1.5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区中位居第一位。人均GDP达19804元,是全市水平的2.1倍,同比增长15.2%,高出全市水平0.7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07年我区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2亿元、58.31亿元、49.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7%、25.3%、1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2:46.2:44.6调整为8.6:49.4:4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0.4%、69.7%和29.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个、11.7个和5.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达到69.4%,拉动经济增长11.7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看,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强,工业强区强力推进,成效卓著。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近半壁河山(45.1%),经济增长的活力更加显现。2007年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478户,私营企业377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跨上50亿元新台阶,达到5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高出全市水平0.9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区中位居第二位,增长速度再攀新高。民营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今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企业等)累计创造税收(含国税和地税)3.35亿元,占总税收的89.0%,其中个体私营企业税收0.57亿元。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在粮食、猪肉等食品类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居民消费价格呈逐月攀升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6.2%,分别高出全国、全省水平1.4个、0.3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9%,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2.4%,原燃材料购进价格上涨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为突出,上涨9.8%,高出上年涨幅8.4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过快、电气供应紧张、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经济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均量偏小,财力和实力仍然偏弱,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外资项目还不多,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还比较大;节能降耗任重道远;存量土地和其它资源十分有限;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还未缓解等。 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牢牢抓住城乡统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关键环节,坚持以“做强绿色菜、抓好名优果、养好优质猪,打好劳务牌,培育新农民,形成循环链”为抓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得全区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7年全区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0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农业、林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2.8%、16.7%和11.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4%,牧业产值下降1.8%。 种植业全面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923公顷,产量200513吨,同比增长0.2%,已连续三年迈入20万吨粮食大县行列;蔬菜播种面积8358公顷,产量272198吨,同比增长3.2%;水果产量12364吨,同比增长6.4%;油料产量3767吨,同比增长1.7%;甘蔗产量90363吨,同比增长9.7%。 畜牧业结构略有调整。今年受生猪疫病影响,全区生猪出栏头数、产量均同比有所下降,而其他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生猪出栏52.02万头,比上年下降5.4%,出栏牛0.27万头,比上年增长27.9%,出栏家禽608.9万只,比上年增长2.3%。肉类总产量达到5.0万吨,比上年下降4.1%,其中猪肉3.85万吨,下降5.3%;牛肉0.03万吨,增长27.8%;禽肉0.92万吨,增长2.3%。禽蛋产量0.27万吨,增长2.4%;牛奶产量0.14万吨,增长11.6%。全年水产品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品种增多,水产品产量0.70万吨,比上年增长11.6%。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大牲畜存、出栏数 单位:吨、头 指 标 2007年 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49992-4.1 猪肉38497-5.3 牛肉34927.8 羊肉1481-12.7 家禽肉92232.3 禽蛋产量27312.4 牛奶产量143911.6 年末生猪出栏头数520230-5.4 年末生猪存栏头数228693-18.2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7913-4.4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加快以蔬菜和龙眼为主导产业的“一县一品”建设进度,根据本地实际,响亮提出了“把蔬菜产业做大成为农业支柱性产业”的口号。新建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2000亩、龙眼基地2000亩、甜橙基地5000亩,全区商品蔬菜基地累计达到了12.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播栽面积9.5万亩;蔬菜产量达27.2万吨,同比增长2.0 %;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1.5%。黄舣镇1.2万亩龙眼生产标准化基地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3个,商品猪场累计达142个,生猪疫病防控和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新农村建设势头强劲。全区上下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中心工作,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全区完成农户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21.4%,农户竣工房屋面积53.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0%。55个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已先后开工18个,村村通水泥路已动工修建156.4公里,竣工141.3公里,农村公路客运公司化程度达90.0%。机耕道建设完成40.7公里,其中新建20.9公里。新建便民路62.63公里。新建、整治水利工程122处;新建沼气池2220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