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新兴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61422万元, 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4417万元, 下降22.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8338万元,增长99.4%;房地产开发投资18667万元,下降11.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27917万元,下降7.2%;集体单位投资1298万元,增长3倍;私营投资56485万元,增长67.2%;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276万元,增长2倍;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9039万元,下降55.1%;其他经济类型投资37040万元,增长54.1%;城乡居民私人投资14367万元,下降0.9%。非国有投资快速增长。全年非国有投资133505万元,增长36.5%,增长速度比全县快10个百分点,占全县投资总额的82.7%,比上年上升6.2个百分点。全社会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总额152547万元,比上年增长63.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26万平方米,增长23.1%;商品房销售额17900万元,增长23.1%。 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分行业看下列行业投资额较大,制造业投资69631万元,增长26.4%;电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8965万元,增长78.6%;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7220万元,下降35.1%;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投资6753万元,增长128.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6163万元,增长171.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17381万元,增长7.5倍;教育投资4710万元,下降12.4%。 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改建一级公路9.1公里;学校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学生席位21600个;医院病床350张;水力发电机组容量600万千瓦。 五、 国 内 贸 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2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2930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63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和1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7579万元,比上年增长18.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5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他行业零售额2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他行业零售额2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5952万元,增长13.66%。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5254万元,比上年增长7.9%;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6713万元,增长2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154万元,增长44.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1032万元,增长40.7%;日用品类零售额889万元,增长20.8%。 集市贸易成交额增加。2006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8个,市场建筑面积9.34万平方米;全年城乡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48684万元,比上年增长33.6%。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2006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256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2%。其中:一般贸易出口总额5863万美元,增长47.6%;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19785万美元,增长13.4%。出口产品主要以日用不锈钢制品为主。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8宗,合同外资额4557万美元,增长40.2%;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15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36.2%。外资投向第二产业为主,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2006年,接待中外旅游总人数1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53万人次,增长40.9%。组团国内游0.6万人次,增长5%;出境游2167人次,增长2.4%。全年全社会旅游总收入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其中旅游部门旅游营业收入1.76亿元,增长48.0%;实现利税751万元,增长50.2%。 七、交通和邮电业 2006年全县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2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5.7%。 全年全县完成公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36629.5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28500万吨公里。全县公路旅客周转量31945万人公里。 2006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75万元,增长46.2%;电信业务总量15481万元,增长12.3%。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07605户,增长2.78%。其中:县城镇电话44509户,增长2.74%; 农村电话63100户,增长2.82%。年末流动市话 “小灵通”用户达1.51万户。全县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2万户,全县国际互联网用户达4.27万户。 八、金融保险业 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293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2138万元,增长12.17%;其中,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423万元,比年初增加49872万元,增长13.28%;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0695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3784万元,增长14.7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929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533万元,增长0.7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915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741万元,增长2.17%;中长期贷款余额70140万元,比上年末减少1208万元,下降1.69%。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现金收支仍呈回笼状态。全年现金收支轧差后净回笼120139万元,比上年多回笼12600万元。 全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5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487.4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325.2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90.3万元。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126.6万元,增长11.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78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32.1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714.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实际招生6563人,在校学生51072人,毕业生892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招生8911人,增长2.77%;在校学生25233人,增长0.35%;毕业生7927人,增长4.91%;初中毛入学率97.7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6.2%。普通高中招生3047人,增长9.92%;在校学生7831人,增长15.11%;毕业生1878人,增长19.16%。职业高中招生811人,在校学生1843人,毕业生51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88人,其中:初中1360人,高中528人。小学专任教师2075人。上省专科A线以上1078人,增长18.85%;其中本科线以上638人,增长6.33%;省专科A线440人。全县登记在册幼儿园34所,全县在园幼儿数(含学前班)11323人;教育改革步伐加快,社会办学发展迅速,幼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全县登记在册私立幼儿园30所;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不断巩固提高,创新办学,有效地满足各种层次的教育需求。 全面实施 “科技兴县”战略,推动了科技事业较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科技与经济进一步结合,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2006年实施的星火计划项目共1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县级4项。科技成果取得突破。全年有25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县科技进步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