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十五”期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影剧院10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纪念馆各1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村级电视卫星接收分站29座。建有有线广播电视站20个,有线电视用户4.1万户;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日益发展。“十五”期末,全县8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953张,卫生技术人员1576人,其中医生813人。“十五”时期,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初级卫生条件得到加强,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发展。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五”时期,我县体育健儿在参加省以上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冠军7项,亚军5项。五年间向省市输送优秀体育人才76人。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有效控制。“十五”期末人口出生率9.36‰,自然增长率3.43‰;总人口607023人,比2000年增加3389人,增长0.6%。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2000年实际增长14.2%和12.4%,平均每年实际增长2.7%和2.4%。“十五”时期,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 职工工资水平逐年增长。2005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18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0年实际增长77.5%,平均每年实际增长12.2%。 城乡居住条件日益改善。2005年比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9.7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6.37平方米。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十五”期末,全县有2.84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8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8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5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有8874个离退休人员享受了社会养老保险待遇。2005年社会保险基金全年征缴收入928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十五”时期,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有5.52万人次。“十五”期末社会福利院拥有床位720张,收养人数470人。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十五”时期,累计批准环保建设项目358个,环保投资2.53亿元。工业“三废”处理率、达标率有所提高。 注:1、本公报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采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调整数。 2、本公报中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