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双牌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全县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到位9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1%;引进内资项目103个,实际到位资金4.17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富嘉华电子、鼎泰竹业等外商投资企业相继落户双牌。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各类游客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8640万元,比上年增长44%;签订旅游开发合同4个,实际投入旅游开发资金近亿元。成功举办了2005年中国湖南阳明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由著名歌唱家亚东演唱的“阳明山,神仙山”已传唱湘南大地,为宣传阳明山,提高阳明山的知名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028.38万元,同口径增长32.6%,比上年增幅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82.49万元,增长40.6%;上划中央“两税”1656.12万元,增长36.6%;上划所得税2089.77万元,增长10.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949万元,比上年增长18.2%。 金融存贷规模扩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290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328万元,增长63.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818万元,增长26.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4233万元,增长7.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555万元,增长8.5%;中长期贷款余额14678万元,增长7.3%。 保险事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保费收入1843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财产险收入528万元,增长14.3%;人身险收入1315万元,增长6.7%。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额761万元,增长9.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92万元,增长32.4%;人身险赔付469万元,减少1.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全县共推广无软盘育秧、南方红豆杉的育苗、青蒿的种植、药材种苗的繁殖等新技术6项。全年共举办科普培训班6期,培训农村科技大户和实用技术带头人1500人次。 基础教育蓬勃发展。2005年,全县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98.6%,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81%;小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0.1%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6%。 民办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现有民办教育学校2所,民办职业学校2所,民办幼儿园25所,从业人员113人,在校学生1615人。 高考成绩斐然。2005年全县高考参考人数1246人,本科一、二批上线209人,首次突破“双百”大关,创历史最高记录。参考学生本科上线率达17.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名;万人本科上线率居全市前四位。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全县共推出40件文学精品力作,分别在《十月》、《清明》、《文艺生活》、《文学风》等全国、省、市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上发表。县文联创立了《阳明山》期刊杂志,免费赠送给全县文学爱好者,为活跃县域文学,培养文学新苗,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公共卫生事业明显加强,200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459人,实有床位298张。 竞技体育取得新的进步。2005年我县业余体校向市级专业队输送优秀体育苗子3名;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金牌18枚,银牌5枚。 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县体育局、总工会、县委、妇联四家联合举办了双牌县首届登高比赛,近80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参赛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岁,县电视台对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给予了全方位的报道。 广播电视业发展迅速。全年投资180多万元实行光纤联网,年末已有11个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覆盖率居全市前茅。 十、资源与环保 自然保护区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极6200公顷。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2800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3400公顷。目前阳明山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上报国务院,进入国家审批笼子。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潇水河两岸共封山育林2300公顷,营造楠竹1000公顷,再现了“潇水两岸千层绿”的动人画面。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县人口1703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403人,农村人口138973人。总人口中男性89745人,占52.7%;女性人口80631人,占47.3%。全年出生人数1596人,出生率9.34‰,死亡人数890人,死亡率5.21‰;全年净增人口706人,自然增长率4.1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9元,比上年增长1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8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工资性收入748元,增长17.1%;家庭经营收入1347元,增长10.2%;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66元,增长34.7%。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2005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13771人,比上年增长35.3%;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人员1608人,增长3.9%;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768人,增长7.1%;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2591人增长4.9%。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金876万元增长18.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245.36万元户,增长16.8%。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