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双牌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永州市双牌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三化”进程,全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经济活力日益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27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03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38218万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40612万元,增长11.2%。全县GDP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人均达7880元,比上年增长14.6%。

“三化进程”稳步推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竹木、果蔬、粮油等农产品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58家,三鑫公司、华兴地板厂被列为全市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竹木加工、冶炼化工、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05年竹木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86107万元,占整个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5%。城乡提质扩容迅速推进。对接了双电路、平阳路、车站路、紫阳路,县城“三纵六横”道路全部开通;亮化了紫金路、双电路、平阳路三条主要街道;城区面积扩展至4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19.8%。

劳动力就业形势较好。年末全县城镇就业劳动力23548人,比上年增长11.6%;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66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6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2005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734万元,比上年增长8%;粮食播种面积13.4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2%,总产量65960吨,增长3.3%。油料作物总产量590吨,增长2.9%;蔬菜播种面积3.62千公顷,增长5.5%,总产量116582吨,增5.2%;水果产量14890吨,增长4.7%。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粮食生产走出徘徊的同时,种植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一批绿色食品脱颖而出,泷泊镇的藠头、香芋,永江乡的蜜本南瓜,何家洞的反季西瓜均达千亩以上。

养殖业稳步攀升。全县全年牲猪出栏13.86万头,增长6.8%;牛出栏0.79万头,增长9%;山羊出栏13.66万只,增长8.4%;竹根鼠出栏6.4万只,增长5%;家禽出笼163万羽,增长5.2%;水产品产量2350吨,增长0.8%。

林业生产态势良好。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5万亩,占任务4.2万亩的107%;其中退耕还林0.6万亩,世行贷款造林2.08万亩,一般性造林1.82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4.5万亩,楠竹低改5.1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全年投入建设资金370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186处,土石方116万方;投入劳动工日26.8万个,完成病险水库治理整11座。小水电开发再掀高潮,全年多渠道投入小水电开发资金1.3亿元,装机容量3.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0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7%,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94万元,增长22.1%;规模以下工业728万元,增长7.8%。

民营工业增势强劲。2005年,全县民营规模工业完成总产71128万元,比上年增长42.6%;实现工业增加值22778万元,增长37.8%;民营规模工业占整个规模工业增加值76.2%,民营工业已成为我县规模工业的支柱。

重点骨干企业拉动效应强劲。双牌电站、双牌铝厂、双联化工、南岭化工厂、钢铁厂、闽达合金厂、大自然木业、升财塑钢、三鑫公司、阳明山水电站等10家重点企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56860万元,比上年增长48.3%;实现增加值20895万元,比上年增长39.5%,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4.4%。

新增规模工业贡献明显。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755万元,实现增加值5389万元,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1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543万元,比上年增长49.3%;实现利润8853万元,增长93%;实缴税金3346万元,增长23.8%;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4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808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全员劳动生产率61250元/人,增长3.8%,房屋施工面积16.08万平方米,增长45.6%;竣工面积7.33万平方米,增长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584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61998万元,比上年增长35.1%;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72个,比上年增长63.6%。

工业投资成为全县投资的主体。全年全县工业完成投资34738万元,比上年增长66.7%,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48.5%。其中水电开发投资18275万元,增长42.2%;竹木加工业投资完成6969万元,增长38.3%;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完成投资2428万元,增长38.7%。

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投资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确定的49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启动,总投资1000万元汉诺威大酒店正式运营,洛湛铁路、潇水大桥、红阳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势强劲。全年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4059万元,比上年增长42.3%,比同期国有投资增幅快22.2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1.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民间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投资已成为投资的主流。

五、通交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5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5%;旅客周转量1369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1%。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62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新增用户748户,达到13748户,比上年增长5.7%;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100户,达到18400户,增长20.3%;互联网用户1206户,减少13.9%。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403万元,比上年增长13.9%。按销售地域分,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538万元,增长14%;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865万元,增长13.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3224万元,增长13.7%;餐饮业2913万元,增长15.8%;其他行业266万元,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