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桂阳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郴州市桂阳县统计局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在建重点建设项目32个,完成66248万元,增长104.8%。其中220千伏变电站、贤江水库除险保安、花卉旅游市场、桂阳大市场、国土培训中心、龙潭西路等项目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四大家办公楼搬迁工程、工业园、桂嘉公路、士杰中英学校等项目进展顺利。

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县新建续建大小工业项目340个,比上年增加75个,完成投资36496万元,比上年增长86.2%,其中投资起点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9个。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2003年,全社会货运量3830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客运量3677万人次,增长13.2%;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225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1%;旅客周转量97471万人╱公里,增长13.5%。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307万元,增长28.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3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含联通移动)10676万元,分别增长29.0%和28.5%。固定电话用户数71463户,增长15.7%;移动电话用户67251户,增长55.5%。电话普及率17.6%,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为9.1%,比上年高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5%,比上年高3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数4219户,增长1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2003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46261万元,同比增长10.5%,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县的零售额69653万元,增长10.9%;县以下零售额76608万元,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118万元,增长10.6%;餐饮业22330万元,增长9.9%;其他行业3813万元,增长8.6%。2003年,大型超市6个,商品成交额3782万元,增长12.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1859万元,增长5.1%。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经外贸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达5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1.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47万美元,增长37.6%。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个。完成劳务输出93名。实际利用内资52445万元,增长263%。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3年,我县旅游业投入420万元,招商引资300万元,全年开发旅游项目2个,规划旅游区4个。全年接待外来游客13.2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收入3200万元,增长28.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2030万元,增长19.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138万元,增长21.48%。上划中央“两税”5892万元,增长12.27%。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增长12.1%;农业“四税”增长32.7%,其他收入增长14.8%。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5.64%,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37485万元,增长14.06%。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33亿元,新增3.18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98亿元,新增2.56亿元,同比增长15.6%;企业存款余额2.17亿元,新增0.4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1亿元,新增1.27亿元,同比增长14.7%。中长期贷款余额1.75亿元,新增0.55亿元,同比增长52.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财产险收入842万元,增长12.9%;寿险收入3767万元,增长19.2%。各项赔付支出1114万元,减少8.3%;综合赔付率为24.1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制定科技发展项目24项,其中科研计划项目6项,星火计划项目6项,推广计划项目12项,列入省级计划项目5项,市级项目7项。全年共引进、实施科技项目15项,引进各类人才22人,新增技贸机构2家,完成技术合同401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8548万元。获市科技进步奖6项,县级3项;通过市以上科技成果鉴定验收4项,科技成果登记4项;专利申请19项,专利实施13项;开发工业新产品6个。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共445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6亿元,增长45.6%。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8所,在校学生55264人,增长9.9%;毕业生13196人,招生数21497人。全县共有民办教育机构55所,占全县学校的9.2%,有在校学生8075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7.2%。全县拥有普通小学466所,在校学生59339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率分别为99.8%和100%。2490人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上线1690人,录取1652人,其中本科生1262人,增长119.9%。全年初中、小学辍学率为2.94%和0.15%,分别比上年下降0.79和0.04个百分点。小学毕业升学率99.3%,比上年高0.22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发展。“欢乐广场”文化活动好戏连台,共举办9场。“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多彩,演出176场。舞蹈作品《金叶飘香》在湖南省第三届农运会开幕式演出分获优秀创作奖、优秀编舞奖。《天下桂阳》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全年专业艺术作品和个人获省级奖项2项,市奖项10项,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机构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4.8万册,接待读者5万人次,借阅书刊17万册次,图书馆在全市率先获得三级图书馆。开通桂阳电视台图文信息频道,实现广播电视大覆盖大联网,让全县人民都看到桂阳电视台的节目,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县有线电视用户3.8万户,增加1000户。

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46个,卫生工作人员18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08人,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1094张,农村村村有医疗室。年末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6.2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5.3%,个人筹资314.7万元,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门诊就诊30000人次。“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全县没有原发病例。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县运动员在市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35枚,银牌36枚,铜牌14枚。2人达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标准,向省体工大队输送优秀运动员6名。成功举办了郴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全县共举办乡以上运动会82次,参赛人数达4580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2003年,全县上下狠抓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环境管理、环境宣教、环保执法、环境监测,特别是治理不法排污企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县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5个,总投资96万元,工业废水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6%。目前,我县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完全成型。烟控区面积达7.8平方公里,覆盖率达100%,噪声达标区面积5.277平方公里,覆盖率达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