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宜章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郴州市宜章县统计局

六、科学技术和环保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3项,其中:市级1项,县级22项。全年科技三项费用387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597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2.75%,比重比上年增加0.98个百分点。全年专利申请数20项,比上年增加11项,其中:授权专利10项,比上年增加4项。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完成环境污染源治理项目2个。全县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废水达标率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2%。

七、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年末实有学校所数323所,其中:普通中学53所,小学270所。学校内部结构主要变化:年末实有民办学校24所,其中:普通中学16所,比上年增加1所;小学8所,比上年增加2所。普通中学中公办初中改高中4所,年末实有普通高中所数达到9所。公办小学通过撤并学校调整布局减少至262所。全县小学在校学生年巩固率为99.8%,初中在校学生年巩固率为97.4%。高中实际录取本科人数404人。

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698个,其中:国有医院29个,民办医院1个;农村卫生室594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044人,比上年增长6.1%。卫生机构床位数1046张,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601张,增长13.2%。

八、文化、广播电视、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年各类文艺团体面向群众全年文艺演出580场次。送电影下乡210场次。送图书下乡3000册。全县在各类宣传媒体发表各类文艺作品54件。其中:获奖作品25件。散文《调位》《桂花树》获全国举办的文艺作品大赛奖项。省第三届农运会开幕式舞蹈获省优秀编舞奖。长篇小说《那一年,我们一起走过》获郴州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歌曲《心中的莽山》获市第三届“三湘群星奖”创作银奖。还有一批论文、美术、书画作品获省、市奖项。

广播影视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卫生地面接收站168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全县运动员在市级以上运动会获金牌8枚,银牌12枚,铜牌10枚。全县达到等级标准的运动员14名,其中:二级14名。全年输送体育人才26人。体育达标学生占全部学生的95%。

九、人口、计划生育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55421人。全县11个小城镇镇区市镇人口13.84万人,城市化率为24.92%,比上年提高2.57个百分点。

人口进一步得到控制。据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年内出生人口5573人,人口出生率为9.94‰,比上年下降0.51个千分点;年内死亡人口2320人,人口死亡率为4.14‰,比上年增长0.2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比上年下降0.72个千分点。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4.4%,比上年上提高1.01个百分点。

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民生活

劳动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2003年,全县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7.6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1481人,年人均劳动报酬9995元,比上年增长12.3%;单位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人数21061人,在岗职工年人平工资10047元,比上年增长11.7%。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27个,参保人数21189人,比上年增长6.1%;征收养老保险金4761万元,比上年增长31.7%;为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264个,参保人数26161人,比上年增长0.5%,征收医疗保险统筹金1105万元,比上年增长39.9%,支付医疗保险金9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6%。参加大病互助人员13398人,征收大病互助金171万元,支付大病互助金8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3834人,比上年增长3.0%;征收失业保险金242万元,比上年增长51.3%;为318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金50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0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6元,增加184元,增长8.6%。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