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桂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生产发展加快。2007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92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53594万元,增长24.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6%。产业集群化建康推进。县工业园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园区面积1000多亩,园区内共集聚各类企业526家,从业人员23100余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6%。县工业园成为全县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平台,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全县循环经济企业发展13户,比去年增加3户;有色金属矿产品加工和回收利用由原来的3个品种扩大到10个品种。2007年循环经济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 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326万吨,增长31.9%;发电量17391万千瓦时,增长57.5%;企业用电量44537万千瓦时,增长35.8%;水泥42.5万吨,增长15.8%;十种有色金属10万吨,增长15.7%;白银29.7万千克,增长38.2%。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县98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21%,比去年提高0.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5.92%,比上年提高67.66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8555万元,比上年增长72.3%;利税总额158835万元,增长49.9%。 建筑业恢复性增长。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1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4%,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01万平方米,下降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9万平方米,增长2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354万元,增长27%,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8970万元,增长30.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6384万元,增长19.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6%,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3400万元,增长6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15352万元,增长76.4%,教育和卫生设施投资5782万元,增长177.3%。 技改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全县111607万元工业投资中,其中技改项目完成投资86370万元,同比翻了一番,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7.4%,同比提高27.8个百分点。二、三水厂改建、黄沙坪矿业公司项目改造、奇峰矿业公司项目改造、银星公司粗铅环保技改等6个项目进展较快。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县51个重点工程项目投资5.57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53.4%。联合锰业电解生产线、银星有色金属公司粗铅环保技改、金银花茶饮料生产线等有效促进全县工业的发展;舂陵大道系列工程、蒙泉路-宝山路段开发、农网改造三期工程、城市管道燃气项目等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妇幼保健院中心大楼、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村村通工程、电影院改建等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生产能力继续扩大。全年新增发电机组3台共2400千瓦,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208.4千米,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4.5万吨/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4亿元,增长18.1%,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86亿元,增长17.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28亿元,增长1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74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34亿元,增长15.4%,其他行业零售额1.06亿元,增长6.5%。3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市场成交额5.57亿元,增长2.2%。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贸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2006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2116万美元,增长114.4%。其中出口1843万美元,增长99.2%,进口273万美元,增长340.3%。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引进并启动招商引资项目62个,其中:内资项目58个,外资项目4个。实际到位内资11.18亿元,增长13.9%;利用外资3332万美元,增长10.6%。 旅游业发展有新突破。全年共接待游客70.9万人次,增长32.6%;实现旅游总收入4.86亿元,增长25%;景区接待37.5万人次,增长30%;景区门票收入511.8万元,增长53.1%。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社会货运量9164万吨,增长9.4%;客运量7328万人次,增长6%;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91516万吨公里,增长7.2%;旅客周转量190157万人公里,增长0.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625万元,增长39.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47万元,增长22.9%;电信业务总量4399万元,下降5.5%;移动业务总量29175万元,增长39.4%;联通业务总量2220万元,增长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7681户,比上年减少562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5519户,增加13717户,电话普及率2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5623户,增长71.1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0588万元,同口径增长2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913万元,同口径增长16.1%,上划中央“两税”21289元,增长29.83%,上划中省所得税2386元,增长43.30%。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6.4%。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3972万元,增长16.91%;非税收入12941万元,增长7.82%;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8.64%,比上年提高2.3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76777万元,增长11.26%,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保障。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46亿元,比年初增加12.78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93亿元,新增10.22亿元,同比增长30.3%;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8.36亿元,新增1.2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48亿元,新增1.17亿元,同比增长10.4%。中长期贷款余额2.5亿元,新增1405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5.23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工业贷款690万元,下降81.3%,农业贷款2.26亿元,增长33.1%,商业贷款3245万元,增长9.2%。全年金融机构累计实现现金收入192.69亿元,增长28.9%,现金支出201.1亿元,增长28.3%,收支相抵,净投放8.41亿元,增长15.7%。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838万元,比上年增长52.4%。其中: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5998万元,增长62.2%;财产险收入1840万元,增长27.5%。各项赔付支出1187万元,下降0.4%,其中:人身险业务赔款支出238万元,下降23.5%;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949万元,增长7.6%,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