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资兴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兴市统计局 2007年3月13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500年一遇的特大灾害天气的影响,国民经济取得了一定实效,灾民生活稳定。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改善。 一、综合 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增幅下降。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55286万元,增长6.7%,增幅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770万元,减少7.8%,第二产业增加值384140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88376万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12.6:58.6:28.8。 财政收入稳步提高。2006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3364万元,增长18.06%(同口径,下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161万元,增长23.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824万元,增长20.48%。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26645万元,增长10.40%;地税完成税收收入10874万元,增长15.02%。 市场物价稳步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31%,比上年上升1.3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幅依然较大,分别上升5.06%、5.66%、8.67%、11.37%、5.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价格涨幅平稳,分别上升1.41%、1.22%、4.6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3.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14%。 为民办实事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实事工作圆满完成。通过省有关部门和郴州市政府考核验收,省8件实事涉及资兴市的21项指标完成情况全面达标,其中通乡公路建设、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等12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消费需求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有待于提高;投资的软硬环境和投资结构还需要优化和进一步提升。 二、农业 2006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农”政策,认真落实种粮、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林牧渔业生产在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7••15”、“7•26”洪灾影响后,产量和产值全面下降,农业基础设施毁损严重。 粮食产量略减,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2.69万亩,减少1.43%,亩产达到317公斤,总产量达到13.53万吨,粮食总产减少1.85万吨。2006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0.13万亩,减少0.6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3万亩,完成任务的105%;森林覆盖率74.2%,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23.6万亩,减少0.3%。 畜牧业生产持续减少。受洪灾影响,畜牧业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但产量减少。畜牧业发展侧重结构调整工作,灾后重建恢复工作步伐加快。 渔业生产产量减少。水产品总产量2.52万吨,减少12%,其中,捕捞产量0.052万吨,增长4%;养殖产量2.47万吨,减少12.3%。淡水养殖面积15.2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所改善。2006年末,全市通自来水行政村达231个,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7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139台,农用载重汽车356辆。农村用电量7365万千瓦时,增长1.0%;地膜覆盖面积3769公顷,增长3.7%。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结构更趋优化。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48372万元,增长8%。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5105万元,增长5.6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40306.5万元,减少10.7%;股份制企业完成58481.5万元,增长20.0%;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完成104300.6万元,增长0.7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32016万元,增长29.2%。轻、重工业发展仍不够平衡,轻工业增加值47831万元,重工业增加值300541万元,分别增长20%和5.4%,轻重工业的比例为13.7:86.3。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94798.1万元,增长10.8%,明显快于整个工业经济5.16个百分点。 2006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带动作用减弱。全年完成增加值143468.6万元,同比减少4.94%,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1.2%,同比降低8.1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实现利税总额13.04亿元,利润总额8.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57.6%。主营业务收入60.66亿元,增长16.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8.13,比上年提1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0.6%,产品销售率为99.6%。 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高新技术产品为全市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244.2万元,比上年增长32.2%,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2.2%。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效益下降。全年实现增加值35768万元,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598.6万元,下降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909万元,增长19.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7575万元,增长9%。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700万元,比上年下降70.7%;第二产业投资86878万元,增长6.28%,第三产业投资69997万元,增长41.92%。2006年,资兴市一批重点工程如郴州金磊水泥二期工程、煤矸石发电、东江湖酒业、鲤鱼江水电站、粤兴汽配、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竣工投产,带动经济增长,这些大项目投资贡献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04个,新开工项目24个,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382505万元,增长2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1438万元。 全市各类房屋竣工面积801540平方米,增长80.29%,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40000平方米,增长51.17%。商品房销售面积39200平方米,增长136.4%。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公路总里程2241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348万元,增长45.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63.1万元,增长36.9%;电信业务总量20885万元,增长46.4%。信函20.10万件,减少21.7%;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6年互联网用户累计达20284户,增长24.7%。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9.2万门;年末市话用户达到8.53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12.8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