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益阳市沅江市统计局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运行良好。2007年,全市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3.87万辆,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民用汽车8030辆,比上年减少5%,拥有摩托车25146辆,比上年增长19.5%。

邮电通信业逐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0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年末全市有移动电话15.2万户,比上年新增2.4万户,城乡电话9.5万户,比上年减少0.3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业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40.3亿元,比年初增长 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亿元,增长5.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3.8亿元,增长8.2%。信贷资金重点倾向农业、商业及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是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农村,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全年各项保险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长足发展。全年共争取科技经费617万元,获得各项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3项获地市级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中有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广各类先进实用科技成果18项,这些项目创造的经济效益达2.6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明显。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高,在今年高考中我市有1人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91.8%。现在全市拥有普通中学55所,在校学生3.7万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1.1万人,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向国家输送飞行学员1名;拥有普通小学103所,在校学生3.6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100%。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6%,办学质量大大提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日趋活跃、公益文化迅速发展。2007年全市举行大型文艺活动10多次,发表(展出)各类文艺作品300多件,在全国各类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有26件作品获奖。《混在城市》、《军人使命》等10余部专著公开发行。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2007年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47.06万人,参合率78.4%,全年共有26426人得到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额达1284.8万元。年末全市拥有病床1433张,卫生技术人员1944人。2007年全市计划免疫五苗全程覆盖率达95.69%,妇幼保健工作方面,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去年首次实现孕产妇“0”死亡。

体育事业良好发展。2007年,我市组织了羽毛球队和乒乓球队队参加了益阳市大众运动会, 组织棋队参加第四届省农民运动会,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向2008北京奥组委成功地推荐了邓立民和卢青年2名奥运火炬手候选人。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据测算,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4.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79万人,乡村人口45.32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获得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国家级荣誉称号和 “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荣誉称号。据计生局调查统计,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8.42‰,死亡率4.27‰,自然增长率4.15‰。

全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07年城区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据环保部门统计,全市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个,污染治理投入资金12595万元。工业废水达标率95.5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2.9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加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17235元,增长16.1%。社会保障改革有序推进,2007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4. 64万人,比上年增长10.2%,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04万人,增长20.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3.1万人,“两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低保覆盖面加大,全市城镇享受低保补助的17758人,补助金额1830万元,农村新增低保人数4659人,农村低保人数已达到13466人。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据抽样调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2元,比上年增长18.9%,人均消费支出8674元,比上年增长29.1%,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8平方米。

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09元,比上年增加701元,增长16.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58元,增加601元,增长16.9%,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2007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2平方米。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