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益阳市沅江市统计局

沅江市统计局

(二OO八年三月)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加快了我市跨越赶超的前进步伐。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7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22.79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32.61亿元,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2085元,增长22.1%。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0.6:28.5 :40.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0.6个和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有新的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79.85亿元,增长23.1%。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形成了粮食、苎麻、柑桔、杨树、水产等几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为38.86%,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全年发生生产事故202次,比上年增长8.6%;造成死亡22人,下降8.3%;重伤142人,下降10.7%;直接经济损失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完成地方财政支出8.38亿元,增长36%。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优势还没有真正形成财源优势;工业化水平低,缺乏重大工业项目的支撑;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社会保障能力不强,维稳压力仍然较大;环保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    业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2007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各项惠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调整结构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7%。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全年粮食总产量40.63万吨, 增加1.53万吨;棉花总产量0.98万吨,增加 0.08万吨,油菜籽总产量3.63万吨,增加0.2万吨,;蔬菜总产量13.94万吨,减少4.76万吨;出栏肉猪65.5万头,增加3.1万头;禽蛋总产1.98万吨,增加0.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11万吨,增加0.99万吨;麻类总产量5.73万吨,减少 0.15万吨;出笼家禽448万羽, 增加44万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4.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9%。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增加,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不断提高,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93万亩,比上年增加2.07万亩。优质稻优质率9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2007年我市拥有益阳市级龙头企业23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25亿元;上劳动力8万人次;完成劳动工日1190万个;移动土石方1086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工程1210处;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06万亩,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5.48万千瓦。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7年,示范村建设投入资金2281万元,硬化公路56.3公里,整修渠道9.5万米,排灌机埠228个,建沼气池1008个,整修房屋17.1万平方米,建垃圾池3735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7亿元,增长39.7 %,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75亿元, 增长23.2%;集体工业增加值0.25亿元, 增加92.3%;股份制工业增加值7.63亿元,增长3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0.78亿元,下降85.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1.76亿元,下降11.1%。

骨干企业效益明显增强。沅江纸业、洞庭士达、德天染织、大汉汽车、太阳鸟游艇等企业生产形势较好。沅江纸业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6%,龙头企业优势突出。

规模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 6%。全市主要工业品产量中,精制大米194338吨,增长69%;化学农药19442吨,增长64.7%。自来水、混合饲料、机制纸及纸板等产品有所下降。

建筑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加速了建筑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6.77亿元,完成竣工产值5.9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974万元。建筑业产值和竣工产值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11亿元,增长27.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30.7%。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16.5,增长16.3%;房地产开发投资5.61亿元,增长81.4%。

重大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去年,S204线沅茅公路全线通车,赤山大桥全面峻工,沅纸10.2万吨苇浆技改工程全面完成,洞庭珍珠养殖基地顺利完工。新投资项目中联重科年产3000台混凝土搅拌机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农村水利建设,造林绿化稳步推进园区的基础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购销两旺。2007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商品市场交投活跃,商业贸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城市零售额17.18亿元,增长16.9%;农村零售额7.68亿元,增长15.2%,城市增幅比农村快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55亿元,增长15.7%;住宿和餐饮业2.93亿元,增长22.9%;其他行业0.38亿元,增长6.5%。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7年,我市对外贸易稳步发展,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40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4.52亿元。

旅游业加快发展。2007年旅游业以完善景点景区建设为重点,对我市旅游资源和项目建设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推介,着力搞好了“湿地生态游”和“湖乡休闲游”两大特色产品的包装、加工与完善。全年接待旅游观光者96.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