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沅江市统计局 (二OO七年三月)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跨越,开拓进取,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心协力抓经济建设,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7. 56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8.29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9894元,增长14%。三次产业构成为30:26.8. :43.2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2.4个和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的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60.34亿元,增长24.2%。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全市形成了粮食、纺织、造纸、林木、果蔬、肉类等几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为38.3%,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地方财政支出6.17亿元,增长39.2%。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优势还没有真正形成财源优势,工业还缺乏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农业缺乏工业的有效拉动;经济效益不高,资源开发粗放,大规模的精深加工企业不多,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更少;制约要素增多,环保问题突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发展环境仍然不优。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全年粮食总产量39.1万吨, 增加2.96万吨;棉花总产量0.9万吨,增加 0.55万吨,油菜籽总产量3.43万吨,增加0.38万吨,;蔬菜总产量18.7万吨,增加4.59万吨;出栏肉猪62.4万头,增加0.29万头;禽蛋总产1.68万吨,增加0.4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9.12万吨,增加0.43万吨;麻类总产量5.88万吨,减少 0.23万吨;出笼家禽404万羽, 减少11万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8%。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的新突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增加,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不断提高。由于粮食实行补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200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86万亩,比上年增加4.81万亩。优质稻优质率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2006年我市拥有益阳市级龙头企业28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3亿元;上劳动力15.5万人次;完成劳动工日1080万个;移动土石方1050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工程1625处;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08万亩,新增蓄引提水量0.5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收获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9.22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35.5 %,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42亿元, 增长13.6%;集体工业增加值0.13亿元, 下降38.1%;股份制工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2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0.42亿元,下降35.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560%。 一些重点、优势工业企业的效益明显,岳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湖南洞庭食品公司、太阳鸟游艇等企业生产形势较好。岳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68.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7%,龙头优势突出。规模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 4%。全市主要工业品产量中,精制大米115018吨,增长118.5%;布匹2659万米,增长42%;化学农药11804吨,增长26.5%。交流电动机、砖、混合饲料等产品有所下降。 建筑业全面增长。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建筑业带来了发展的良机。2006年全市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4.08亿元,完成竣工产值4.4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00万元。建筑业产值和竣工产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白沙大道一期、新源路一期、桔城北路等按计划顺利完工,美世界城市商业广场二期、沅江大道东段、S204线城区段扩建工程、白沙大道二期、桔城北路、沿河路旧城改造等顺利实施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的开发投资,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2006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31亿元,增长37.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增长8.2%。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14.23,增长19.8%;房地产开发投资3.08亿元,增长240%。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沅纸10.2万吨苇浆技改工程全线投产;美世界城市商业广场基本建成;赤山大桥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农村水利建设,造林绿化稳步推进;园区的基础建设步伐加快。 五、国内贸易 2006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商品市场交投活跃,商业贸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城市零售额14.69亿元,增长14.3%;农村零售额6.66亿元,增长12.6%,城市增幅比农村快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62亿元,增长13.3%;住宿和餐饮业2.38亿元,增长18%;其他行业0.35亿元,增长11.8%。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6年,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平稳,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2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7.32亿元。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6年旅游业仍以完善景点景区建设为重点,四个景区,十多个景点进一步开发,南洞庭湿地生态旅游三条旅游金线进一步拓展,年内举行的“渔火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旅游观光者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增长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