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沅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益阳市沅江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升温加压、提速增效、再创沅江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的发展观,开拓进取,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心协力抓经济建设,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5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0.35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9.21亿元,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7922元,增长15.7%。三次产业构成为31.8:35.1:33.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2.3个和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的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7%,推动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全市形成了粮食、纺织、造纸、林木、果蔬、肉类等几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为36.5%,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完成地方财政支出4.43亿元,增长17.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民营经济规模不大,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提高,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4亿元,比上年增长6.6%。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全年粮食总产量36.14万吨, 增加3.17万吨;麻类总产量6.11万吨,增加0.67万吨;蔬菜总产量14.11万吨,增加0.41万吨;出栏肉猪62.11万头,增加0.02万头;禽蛋总产1.23万吨,增加0.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69万吨,增加0.48万吨;棉花总产量0.35万吨,减.少0.55万吨;油菜籽总产量3.05万吨,减少0.06万吨;出笼家禽415万羽, 减少8.5万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1.97万亩,比上年增加0.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7.8%。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的新突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增加,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不断提高。由于粮食实行补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200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03万亩,比上年增加7.85万亩。优质稻优质率94.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中,苎麻增长较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2005年我市拥有益阳市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86亿元;上劳动力18.5万人次;完成劳动工日1245万个;移动土石方1327.7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工程1537处;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06万亩,新增蓄引提水量0.4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收获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0.2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43.6%,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25亿元, 增长38.4%;集体工业增加值0.21亿元,增长4.9%;股份制工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0.31亿元,下降8.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0.3亿元,增长211.3%。

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1.6亿元,增长19.8%。一些重点、优势企业的效益明显,岳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湖南洞庭食品公司、赤山纸厂等企业生产形势较好。岳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6%,龙头优势突出。规模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8%,比上年略有上升。全市主要工业品产量中,精制大米52650吨,增长280%;布匹1872万米,增长127.4%; 砖8750万块,增长118.7%;化学农药9328吨,增长102.8%。交流电动机、改装车、混合饲料等产品有所下降。

建筑业持续增长。桔城新区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建筑业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2005年全市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3.79亿元,完成竣工产值3.0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78.2万元。建筑业产值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随着城镇建设的力度的加大和白沙港口、益沅一级公路的相继竣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增长3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增长26.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6.63亿元,增长41.5%;更新改造投资5.53亿元,增长13.5%;房地产开发投资0.69亿元,增长13.7%。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沅益一级公路、白沙港口千吨级港口码头相继竣工;县乡公路改造、赤山大桥、沅南公路的建设进展顺利;庆云山东区的道路改造全面完工;新源大道白沙大道一期工程即将完工;桔城大道、美世界商业广场等工程进展较快;农科园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步伐加快。

五、国内贸易

2005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商品市场交投活跃,商业贸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城市零售额9.68亿元,增长14.1%;农村零售额6.37亿元,增长11.8%,城市增幅比农村快2.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91亿元,增长12.4%;餐饮业2.02亿元,增长19.3%。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5年,我市对外贸易发展平稳,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35.5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5.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6%和92%。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5年旅游业仍以完善景点景区建设为重点,四个景区,十多个景点进一步开发,南洞庭湿地生态旅游三条旅游金线进一步扩展,年内举行的“渔火节”和“芦苇荡定向越野赛”等活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旅游观光者6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