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南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益阳市南县统计局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2006年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980万元,同比增长13.5%。

招商引资上台阶。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责任,全年实际到位内资4.65亿元,增长35%,实施续建和新建项目36个,合同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个,占项目总数的72%,其中工业类项目21个,到位资金2.47亿元,占引资总额的53%。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84万元,增长12.6%,其中,城镇完成投资48608万元,增长24.1%;农村完成投资26989万元,增长13.2%。城镇建设方面,基本建设投资22044万元,增长26.2%。

建设、城投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了县城重点工程建设。南洲广场完工并对市民开放;环南洲广场U形路建设即将竣工。沿湖路两侧房屋全部建成,步行街建设速度加快。宝塔湖世纪城、兴盛路商贸城、洞庭明珠建材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城南路建设硬化路面860米。兴盛东路开发正式启动。乡镇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县乡镇完成城建投资1500余万元,硬化集镇规划区道路5000多平方米。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0051万元,增长18.2%,财政支出51699万元,同比增长44.6%。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7.0%。

金融运行平稳,服务意识增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金额29.5亿元,贷款余额18.4亿元。农村信用社投放支农贷款2.02亿元,同比增长215%,国有商业银行和农发行共发放贷款1.65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得到巩固,职业教育就业安排率达到99%,高考上线率保持较好水平,教育两项考核评估排名全市第一。高中升学率57.4%,同比增长1.9%。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24人,同比增长0.7%。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数100个,全年专利申请数12个,全县拥有体育场馆60个,影剧院13个,公共图书总藏量76.5千册。

九、人口、人民生活与劳动就业

基本国策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落实到位。2006年末,南县总户数22.27万户,总人口6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53万人,乡村人口48.27万人,城市化水平28.8%,人口密度640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7.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84元,增长9.0%。2006年末全县在岗职工30804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9040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平均工资13185元,增长21.6%。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65元,增长15.4%。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全县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5个,床位数1017床,参加基本养老的保险职工数1832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3164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00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99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076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5332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1640人,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56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