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内外贸易、旅游和物价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289万元,增长12.5%。其中城市零售额149420万元,增长14.1%;农村零售额63869万元,增长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9158万元,增长11.9%;餐饮业22095万元,增长17.5%;其他行业2036万元,增长17.2%。以住房、通讯器材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引领消费市场快速增长。2004年,石油、家电、中西药品、通迅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79.8%、47.5%、26.6%和22.6%。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显示出巨大活力,全区3家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商品零售额21763万元,增长55.7%。 市场物价整体上扬。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0%。农产品价格指数12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4%。 外经外贸取得新成绩。全年出口总额3633万美元,增长2.3倍。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00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60万美元,下降28.3%,实际利用内资9.58亿元,增长78.5%。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各类游客74.58万人次,增长16.02%;旅游综合收入30700万人次,增长16.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28万元,增长3.28%;上划中央“两税”7722万元,增长13.7%;上划“两个所得税”2968万元,增长50.2%。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6.2%,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对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在我区统计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869万元,比年初增长2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098万元,比年初增长11.1%;企业存款余额23771万元,比年初增长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3747万元,比年初增长10.4%。消费贷款4648万元,比年初增长86.7%,住房贷款1034万元,比年初下降25.8%。 保险市场繁荣活跃。全年保费收入3203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各项给付支出1349万元,增长11.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全区科研项目中有4个被列入省级科技攻关计划,有两项已立项.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列入区级计划项目16个,并投入了19万元科技三项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实现总产值2.3亿元,技术市场有新发展。全年完成科技技术贸易交易额1200万元。 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区共有各类公办学校241所,其中高中9所,初中35所,小学197所,在校学生103050人,共有教职工7344人。全区3898人参加普通高考,其中重点本科上线265人,全部本科上线的1076人,上线率达27.53%。上线人数、平均分、上线率均名列全市各区县市前茅。全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为98.5%,小学为100%。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6%,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7.2%,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0.3%。全区教师参加市级以上教学比武活动,获省金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市一等奖16个,二等奖8个,教师论文25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艺术硕果累累。区花鼓戏剧团全年共演出230场,演出收入达23.5万元,大型现代花鼓戏《郑培民》今年又演出40多场,大型历史剧《大汗红颜》报省文化厅作为省四届艺术节待选节目,小型花鼓戏《重逢》获第四届群星奖银奖。一批文艺作品分别在全国、全省、全市获奖。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加快。血防机构、卫生防疫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医疗管理不断规范,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全系统业务量达8000万元,增长9.5%。全年培训乡村医生220多人,组织258人参加全省统一的注册考试。全区各级医疗单位参保率达到97%,重大的疫情都能及时得到控制,卫生防疫措施得力。妇育保健工作有新起色,孕产妇建卡率为99.8%,早孕检查率94.7%,新法接生率100%,婴儿死亡率0.5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66%,杜绝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区共举行市区级竞赛6次,参赛运动员1.5万人次以上。成功举办了第六届“金足鞋城杯”大众运动会,参赛代表队128个,参赛运动员853人。我区组队参加省赛艇和皮划艇比赛,分别获得了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两个第六名的好成绩,并且被评为“精神文明运动队”。 十、环境保护、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严把环保第一审批权。在建项目管理严把四关:一是严把产业政策关,二是严把布局关,三是严把污染物排放总量关,四是严把建设项目监督关。环保审批率达100%,执行率达到100%。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810556人,比上年增加3651人。其中城镇人口为394092人,乡村人口416464人。全区人口出率为9.04‰,死亡率为4.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11037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43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36元,增长15.5%。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16元,增长12.4%。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洗衣机43台,电风扇209台,电冰箱6台,空调机4台,热水器2台。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22391人;全区共有276家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1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683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5818人。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53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825万元,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300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字。 2.全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年末全区人口为统计局根据公安年报综合平衡后的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