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桑植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4 张家界市桑植县统计局

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扶贫攻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4876万元,比上年增长8.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44万元,增长2.04%;第二产业增加值16918万元,增长15.58%;第三产业增加值35414万元,增长12.04%。三次产业构成为38:20: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8元,比上年增加149元。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37万元,增长1.96%,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林业生产以退耕还林为契机,着力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营林生产、森林资源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林业产值4394万元,增长8.15%,完成造林4006公顷,育苗18公顷。

畜牧业生产产业结构适度调整,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发展。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但总体规模和在整个农村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仍很弱小。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04吨,增长1.51%,其中养殖产量127吨,下降40.4%;淡水养殖面积532公顷,下降23.62%。农村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所加快。全县年末有效灌溉面积7040公顷,下降14.22%,其中,旱涝保收面积5660公顷,增长9.6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3686千瓦/9110台,同比增长8.77%和10.8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9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433台;全年完成机械化耕作2.38千公顷,同比增长11.63%;农田机电排灌面积达8.13千公顷,同比增长3.17%;农产品加工量为9.94万吨,同比增长0.30%;全年农村用电量为1055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28.38%;农田化肥施用量39442吨,同比增长4.82%;农药使用量326吨,减少2.11%;农膜使用量281吨,同比增长14.69%.

建整扶贫取得可喜成绩。2002年是第三轮建整扶贫的关键一年,全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67万元,新建、整修村、组公路218公里,架设桥梁72座,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57公里,架设水管49公里,新修、整修水渠23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34公顷,新建沼气池4475口,救助贫困学生238名,结对帮扶贫困户882户。

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稳步推进。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60110万元,同比增长20.81%,其中乡镇工业完成54223万元,增长24.33%,年末乡镇工业企业单位数为1294个,拥有职工8893人,其中,乡村集体企业3263人。

二、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127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10%,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14万元,增长16.63%,产品销售率为99.55%,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重工业产值11331万元,销售产值11308万元,分别增长4.68%和5.68%,产销率99.79%,上升0.94个百分点;轻工业产值5410万元,销售产值5359万元,分别增长87.06%和86.07%,产销率99.06%,下降0.52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62409万元,比上年增长8.90%。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县11家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2万元,比上年增加84万元,利税1070万元,增加168万元,亏损面由36%上升为5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08万元,增亏77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64万元,比上年增长26.22%。其中:国有投资23222万元,集体投资4526万元,个体投资6919万元,其他经济投资589万元。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3446万元,更新改造资金296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865万元,其他投资5946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3943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25个,竣工项目28个。

建筑业在投资进一步扩大的影响下,效益持续攀高。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4.00%。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条件逐步改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827公里,其中列养道223公里,县乡道477公里,村道1127公里。全县公路客运量283万人,周转量1098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2.74%和24.91%,货运量214万吨,货运周转量1050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4.44%和11.70%,全县拥有民用车辆4380辆。

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全县邮电通讯业完成业务总量4244万元,比上年增长6.79%,完成报刊杂志发行358万份,下降25.3%。年末光缆总量达到2999芯公里,同比下降11.5%。在稳定乡乡通程控电话的基础上,实现509个行政村通电话,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2486门,电话机总数为32370户,其中县城电话14666户,农村电话17704户,分别增长0.97%、1.7%和0.4%。移动电话用户17000户,同比增加28.97%。互联网用户3755户,净增540户,增长16.79%。

五、商业、旅游业和外贸业

商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2万元,比上年增长9.2%,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6000万元,下降16.4%;非公有制经济39392万元,增长14.55%。按销售所在地分:县城27507万元,增长11.17%,县以下17885万元,增长5.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38845万元,增长8.74%;餐饮业5992万元,增长16.64%;其他555万元。全县拥有各类市场26个,全年市场交易总额为33000万元。

旅游业持续低迷。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24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9.2%和13.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实际引进外资1285万元,其中香港苗圃行动210万元,高家坪小区开发500万元,畜牧局15万元,九天洞510万元,峰峦溪景区开发50万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状况有所好转。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235万元,比上年增长6.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63万元,增长19.8%,上划中央两税1072万元,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2280万元,增长20%,全县各项税收入库5235万元,其中国税系统入库1848万元,地税系统入库2012万元。

金融平稳运行,存贷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974万元,比年初增长15.3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8467万元,比年初增长14.64%。各项贷款余额74965万元,比上年增长9.85%。其中短期贷款38776万元,增长15.82%,中长期贷款31443万元,下降9.56%;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255049万元,现金支出255490万元,净投放现金4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