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武陵源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定协调,各业仍以“三二一”格局发展。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为96038万元,同比增长12.2%,经济增长进入平稳增长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40万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258万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81440万元,同比增长1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165元。各产业比率为5.6:9.6:84.8,经济发展格局为“三二一”格局。 经济结构的变化仍依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作用越趋明显。旅游业带动下的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6%,是我区历史上农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8.3%,同比增长9.7%,随旅游业游客人数的增加,而迅猛发展。 就业形势较好。本年末我区新增就业岗位达523个。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216人,全年新增就业5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农村增收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继续加强;各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等。 二、旅游业 旅游接待形势喜人,完成全年接待计划目标。2005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001.5万人次,同比增长8.9%。其中境外客人105.2万人次,在总人次中区管门票站接待人次数为36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吴家峪接待客人217.76万人次,同比增长27.5%;水绕四门接待客人4.4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张家界森林公园接待客人146.08万人次,同比下降2.9%;黄龙洞接待客人98.3万人次,同比下降4.4%;宝峰湖接待客人56.88万人次,同比增长6.8%;观光电车接乘客人7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4.9%;天子山索道接乘客人150.2万人次,同比增长0.9%;黄石寨索道接乘客人96.86万人次,同比下降3%;百龙电梯接乘客人100.06万人次,同比增长27.9%;紫霞观接待客人44.15万人次,同比增长5.1%。 2005年全区共实现门票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5.31%,实现旅游总收入29.28亿元,同比增长13.32%。 三、农业 粮食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保持持续增长。2005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3465吨,其中稻谷产量8945吨,全年出栏肉猪3.23万头,出栏牛0.17万头,出栏羊0.6万只,出笼家禽26万羽,肉类总产量3440吨,水产品产量27吨,增长12.5%。 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255.2万元,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801.2万元,增长0.3%;林业产值1661.4万元,增长9.4%;牧业产值3066万元,增长6.3%;渔业产值18.9万元,增长5.1%。实现农业增加值5340万元,增长4.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67千公顷,增长2.6%,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39千公顷,优质稻占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为15.8%;油菜籽播种面积0.97千公顷,增长1.04%;蔬菜种植面积0.85千公顷,增长6.25%。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交通条件进一步变好。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区2005年完成通乡公路里程19公里,通过公路里程数12公里,逐步解决乡村交通困难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500口。 四、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05年,实现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4384.2万元,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3.2万元,增长20%,规模以下工业产值3991万元,增长8.2%,全区仅有的两大类工业企业供电及供水,全年供电量3625.1万千瓦时,自来水产量214万吨。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率继续提高,产销率达100%。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 五、邮电、交通、商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发展较快。邮电部门完成业务收入1207万元,同时增长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43万元,同比下降2.2%,电信业务收入883万元,同比增长11.07%,其他电信业务收入181万元。本地固定电话1.2万户,其中农业电话用户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67万元,互联网用户1200户,小灵通用户3000多户。 2005年,全区境公路里程263.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0公里,县乡道87.903公里,村道129.4公里。本年度实际完成通村、通乡公路31公里。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442辆,其中人汽车拥有量130辆,总计客位数10048座,全区共有船舟48艘。 2005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82万元,同时增长12.6%。按销售所在地分县以上零售总额17850万元,县以下7132万元;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3792万元,住宿和餐饮业11190万元,其中星级零售额为2390万元,星级外零售8800万元。全年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692户(本单注销21户),从业人数达5950人。共有私营企业43户,从业人数达424人。 六、财政、金融 2005年全区实现本级财政收入10583万元,同比增长2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10021万元,同比增长22%,基金收入562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各项税收达10492.6万元,国税税收完成4278万元,同比增长16.89%,地税税收完成6214.6万元,同比增长23.1%。 财政总支出15059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基金建设支出130万元,农业支出575万元,林业支出852万元,水利和气象支出68万元,文体广播支出354万元,工交部门支出515万元,教育支出120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27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583万元,行政管理支出2354万元,公检法司支出1013万元,城市维护支出235万元。 金融形势发展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0723万元,同比增长53.79%,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28806万元,同比增长35.7%,各项贷款余额达125202万元,同比增长58.7%。保险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全年保险部门完成保费收入达1615.97万元,同比增长23.8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664.97万元,同比增长23.16%,财险保费收入951万元,同比增长24.31%。 七、文教卫广电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区共有各类中小学校28所,其中普通中等学校4所,小学学校25所,在职职工共有431人,中学教师180人,小学教师职工2251人。全年全年全区共有在校学生6738人,其中初中生2312人,高中生918人,职高生192人。初中开学率达100%,高中开学率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