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武陵源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健康有序。2005年广播电视台网络启动数字电视区域平移,推行有线电视数字化。全年收视费收入130万元,广告及其它收入50万元。筹资近80万元解决三角垭差转台的电力输送线路和文丰、岩门、河口等村的有线电视骨干网络改造。全区现有的线电视用户10000多户,覆盖率达56.1%。全区有线电视节日增加达45套。全区文化市场井然有序,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发展迅速,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共举行节庆群众文化活动42场次,参加人数达3万多人。社区活动初其规模。包括秧歌、腰鼓、健身操、书画、美术等,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 九、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5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6元,同比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同比增长9%,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7058元,同比增长9.78%。全区人均住房面积约50.1平方米。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年全区新开发就业岗位525个,新增就业523人,常办各类上岗培训证20期,培训人员2800人,实现再就业1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6人。全年完成“五费”征缴2579.18万元,其中养老保险金1351万元,收缴率达100%,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985人;失业保险费75.38万元,失业保险人数6388人,共发放失业救济金18.86万元;医疗保险费1086万元,参保人数5087人;生育保险费46.8万元,参保人数4774人,支付生育保险基金28.62万元。工伤保险费20万元,参保人数达到1224人。经调查统计,全区共有就业岗位9614个,安排本区人员就业2803人。 2005年,全区总人口47421人,总户数17283户,非农业人口22482人。其中:男24503人。18岁以下人口10981人,18—35岁13439人,35—60岁17297人,60岁以上人口5704人。全年出生人口810人,死亡人口119人,出生和死亡率分别为17.08‰、2.51‰人口自然增长6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7‰。全区少数民族人口44875人,占总人口的94.6%,其中:土家族人口44036人,白族660人,苗族140人,其他少数民族1261人。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全区已婚育龄妇女10117人。出生总数871人。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7.66%,一孩生育率47.7%,二孩率51.8%,多孩控制率0.46%。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