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门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常德市石门县统计局

石门县统计局

2009-4-3

2008年,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和“7.22”特大洪灾,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突出项目建设、交通建设、作风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服务业产业化进程, 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运行,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766746万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11.3%,增幅比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577万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282193万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82976万元,增长10.2%。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8%、44.5%和35.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5.0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2902元,增长10.5%。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6.3:36.8:36.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提高2.6个百分点和下降0.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2%,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2%,比上年下降9.2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率为27.07%,比上年提高2.31个百分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89亿元,增长25.0%,占全县GDP比重达61.2%,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2%。

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7.3万人。年内新增就业人员18275人,比上年增长30.0%,其中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170人,增长38.3%。下岗职工再就业 3682 人,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县外半年以上务工人员)达 12.66 万人,下降4.5%;实现劳务总收入12.68 亿元,增长5.0 %。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县级财政总收入40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695万元,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18781万元,增长25.8%。上划中央“两税” 及上划所得税共10904万元,增长12.7%。国地两税共完成各项税收收入41640万元,增长2.9%,其中国税完成各项税收23317万元,下降6.2%;地税完成各项税收18323万元,增长17.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0251万元,增长30.1%,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7376万元、社会保障支出21652万元、教育支出2325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4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4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86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5%、40.1%、22.1%、38.7%、27.4%和48.7%。

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经评估验收,全县承担的省为民办实事29项指标和市为民办实事13项指标均已全面完成。其中:改造县乡公路41.7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402.3公里;新增通电话自然村6个,解决农村电视盲区人员看电视问题15460人;新建农村沼气池2769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2.5万人;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156人,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022户; 新建城镇廉租住房7800平方米, 新建经济适用房5500平方米;新建、扩改建设乡镇敬老院9所,新增集中供养对象345人;城镇和农村“低保” 对象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30元和49元,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100%拨付、发放到位; 城镇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免除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均达100%。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5331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种植业产值137328万元, 增长10.4%;林业产值7620万元, 下降8.8%;畜牧业产值167802万元, 增长8.3%;渔业产值7021万元, 下降4.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577万元,增长8.6%,其中农业增加值104867万元,增长10.3%;林业增加值6539万元,下降7.8%;牧业增加值81854万元,增长9.3%;渔业增加值4778万元,下降4.5%。

种植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2.3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09万亩,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21.3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3.77万亩,其中油料种植面积31.72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54万亩,烤烟种植面积3.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81万亩。

年末果园面积26.17万亩,其中柑桔面积25.41万亩;零星柑桔树473.6万株,零星梨树12.91万株。年末茶园面积6.9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29.91万吨,烤烟大幅增长,棉花、蔬菜稳定增长,茶叶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表一:

2008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粮食 吨 299097

其中:稻谷 吨 183845

小麦 吨 3315

玉米 吨 79843

豆类 吨 6199

薯类 吨 25584

油料作物 吨 35810

其中:油菜籽 吨 34280

棉花 吨 4235

烤烟 吨 3909

蔬菜 吨 181111

水果 吨 247606

其中:柑橘 吨 240091

茶叶 吨 4901

全年木材间伐量18796立方米,竹材采伐量75.7万根。主要林产品产量中,生漆2663吨,油茶籽926吨,油桐籽408吨,板栗805吨,核桃152吨。

养殖业。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7 %(现行价)。全年肉类产量8.75万吨。

表二:

2008年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

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肉猪年内出栏 万头 82.11

牲猪年末存栏 万头 48.87

牛年内出栏 万头 2.31

牛年末存栏 万头 8.21

羊年内出栏 万只 30.50

羊年末存栏 万只 30.49

家禽年内出笼 万羽 1722.69

家禽年末存笼 万羽 849.30

禽蛋产量 吨 18473

淡水养殖面积3.37万亩,水产品产量9104吨,其中鲜鱼产量9083吨。

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500处,投入资金1.15亿元,完成土石方500万立方米,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9.33万千瓦,增长58.6%。全年农村用电量7263.6万千瓦时,增长29.3%;化肥施用量(折纯)4.06万吨,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