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石门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4 常德市石门县统计局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创旅游收入5290万元,增长8.4%。全年出境人数1852人,增长65.7%。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银行业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998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7594万元,增长19.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471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70107万元,增长19.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795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2514万元,增长6.2%,其中短期贷款172823万元,增长4.7%;中长期贷款212586万元,增长6.8%。各项贷款余额中,个人消费贷款9045万元,增长15.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6710万元,增长6.2%。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0046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5523万元,增长34.1%。不良贷款比率为1.3 %。金融机构实现了整体嬴利,赢利额11518万元, 增长36.1%。

保险业发展迅猛。年末有14家商业保险分支机构,其中从事寿险业务的有6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22025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财产险收入3502万元,增长59.4%;寿险收入17327万元,增长22.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196万元,增长8.4%。赔付额4000万元,增长65.1%,其中财产险赔款1763万元,寿险给付1764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47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所,招生1728人,比上年下降12.6%;在校生4951人,下降5.4%;毕业生1588人,下降7.0%。普通高中7所,招生4220人,增长5.0%;在校生11772人,下降8.1%;毕业生4429人,增长0.5%。普通初中31所,招生6494人,下降8.9%;在校生20025人,下降4.9%;毕业生7280人,下降4.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辍学率为1.15%。普通小学101所,小学教学点92个,招生5308人,增长2.5%;在校生32054人,下降3.3%;毕业生6335人,下降7.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幼儿园76所,在园幼儿7365人,增长16.1%。

科技事业全面提升。拥有产品检实验室1个, 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 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 地震台站2个, 各类科普协会60个。年末国有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61人。举办科普讲座47次, 科技咨询489次, 实用技术培训98次。完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943次,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681台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1项, 科技推广项目47项,获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22项,其中市级科技成果1项。专利申请37件,授权专利16件。签订技术合同26项,成交金额3401万元。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34632万元,增长37.7%;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1147万元,增长31.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县文化站19个,艺术表演团体15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影放映队16个,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0760场。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582件/套。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5.71万册。文化馆1个,举办文化艺术活动20次。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湖南石门)柑桔节和第六届茶文化活动。

广电事业不断壮大。年末乡镇广播站20个,县广播电台1座,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6%。年末电视台1座,开辟了《新闻综合》、《生活娱乐》、《经济信息》三个频道,启动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有线电视入户数10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4%。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178小时, 制作电视节目892小时, 制播新闻5872条,各类专题162部,组织了“尧业?梯云风尚” 杯乒乓球电视大奖赛和“廉政?作风?道德” 电视辩论赛。

卫生事业逐步加强。全县卫生机构45个,其中医院8个, 乡镇卫生院31个,妇幼保健院和专科疾病防治站各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1567张,增长2.1%,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747张, 增长7.2%。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2.3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047人,增长6.0%,其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79人, 增长6.4%。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45人,增长8.1%;注册护士572人, 增长2.9%。全年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16种1608例, 死亡9例, 总发病率240.44/10万。全年食品药品监督检查27万批次,覆盖率100%。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50.3万人,参合率88.7%。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6.01万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体育场地484个,比上年下降9.0%,其中体育馆2座,运动场260个,游泳池2个。参加全面健身运动的人数达5万人次, 开展全面健身项目20项。我县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获得10金2银的好成绩;在国际比赛中获得2个世界冠军。李丽滢夺得2008年世界举重大奖赛女子6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第一名;丁雪获得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和团体冠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全县年末总户数24.84万户,总人口68.53万人, 常住人口59.60万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8.55万人,乡村人口49.98万人;男性人口35.53万人,女性人口33.00万人;14岁以下人口8.07万人,15—64岁人口53.49万人,65岁以上人口6.97万人。

计划生育成绩斐然。据计划生育部门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10.49‰,死亡率4.95‰,人口自然增长率5.54‰。政策内生育率96.58%,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93.8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2809人, 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168.54万元, 比上年增长20.2%;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387人, 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43.2万元, 增长39.3%。

居民收入增速减缓。全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3.1元,增长10.5%,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8%。其中人均工薪收入8171.8元,经营净收入1449.9元, 转移性收入3087.2元,分别实际增长3.1%、下降26.4%和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比上年增长10.7%,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9%。其中工资性收入1417元,家庭经营纯收入1989元,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424元,分别实际下降1.5%、增长0.5%和增长59.9%。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21917元,增长9.2%,其中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2145元,增长9.2%。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9610.8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均食品支出3572.3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82.5元,衣着支出893.7元,交通通信支出673.6元,人均旅游消费22.9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5%、增长103.1%、下降11.3%、下降25.3%和下降8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0.0平方米,下降2.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19.2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食品消费2119.6元,衣着消费129.5元,居住消费826.4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153.9元,医疗保健消费220.6元,交通通信消费375.1元,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35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下降5.7%、增长18.7%、增长24.0%、增长26.4%、增长8.3%和下降22.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0.2%,上升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67部,比上年增加16部;人均住房面积46.2平方米,增长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