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永定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活跃旺盛。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17万元,增长15.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8392万元,农村零售额37925万元,分别增长16.3%和13.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6163万元,增长15.2%,其中限额上45056万元,限额下及个体151107万元,分别增长12.6%、16%;住宿餐饮业30154万元,增长19.5%,其中限额上4770万元,限额下及个体25384万元,分别增长7.5%、22.1%。 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9万美元,增长60.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增长111.3%;引进内资项目12个,实际到位内资76170万元,增长8.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较快发展。年末公路总里程1493.85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055万人,旅客周转量32060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706万吨,货物周转量3935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6.6%、32%、35%、58.3%;铁路旅客发送量140.51万人,货物发送量16.41万吨,分别增长8.4%、4.1%;荷花机场起落架次1.4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51.67万人,货邮吞吐量3124吨,分别下降2.1%、1.4%、20%。 邮电通信稳定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7943万元,增长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1799万元,增长15.9%,电信业务总量6144万元,增长2.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89544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1635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0158户,乡村电话用户21477户,本年新增电话用户18228户。年末联通用户65817户,其中本年新增55748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7095户。 旅游事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35万人次,增长16%。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35.2万人次,增长23.2%,茅岩河、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普光禅寺、天门山等五大景点共接待游客132.83万人次,增长27.8%;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19.5亿元,增长25.3%,其中门票收入14734.33万元,增长56.4%。成功举办法国“蜘蛛人”罗伯特徒手攀爬天门山等促销活动,天门山景区旅游火爆,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8.22万人次,门票收入9963.76万元,分别增长59.2%、95.3%。 七、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151万元(不含市本级),增长24.3%,高出去年12.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33万元,增长22.8%,比去年加快10.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57391万元,增长51.1%。税收入库16475万元(不含市本级),增长29.2%,其中国税入库6651万元,地税入库9824万元,分别增长23.4%、33.4%。 金融运行稳健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9135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农村信用社存款69460万元,增长43.5%;各项贷款余额426712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47725万元,增长21.1%,年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4349万元,不良贷款比率9.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6235万元,增长13.4%,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18万元,完成高新技术产值3.81亿元;专利申请71件,增长6%,授权专利51件,增长18.6%;签定技术合同13项,合同成交金额9150万元,分别增长8.3 %、11.6%。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全区拥有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7539人。3—6岁幼儿入园率达75%,城区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了100%。拥有小学68所,教职工2197人,全年招生6183人,在校生33828人,毕业生5113人;拥有初级中学22所,教职工99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教职工250人;全年招收初中生5068人,在校生14953人,毕业生6256人。“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全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82%、98%,年辍学率分别为0.05%、2.89%。普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拥有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全年招收高中生2885人,在校生 7444人,毕业生2383人;全区高考录取率达56.2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5人考取北大、清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推进。拥有中等职业学校7所,教职工290人,全年招生2105人,在校生4426人,毕业生97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全年培训成教兼职专干30余人次,培训示范户200多户,培训农校教师20多人次,培训村干部2000余人,开展各类职工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累计近2.5万人次。1所成人高校拥有教职工80人,在校生1593人;成人高校招生全年报考人数达543人,录取383人,录取率达70.7%。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年投入资金1916万元,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8个,改扩建校舍2.11万平方米。争取上级扶持资金380万元,建成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信息点138个。投入49万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了D级危房。投入1359万元,建成教字垭中学和中心完小。天门小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免除杂费707万元,免除课本费98.5万元,免除率达100%。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全年落实退休教师和农村在职教师政策性津补贴1235万元,落实教师医疗保险资金2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拥有艺术表演团体91个,其中群众业余文艺团体78个;建立农村集镇文化中心21个,发展文化大户 27户。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区文化馆组织文艺活动16次,馆办文艺团体全年演出20场次。区阳戏剧团全年上演剧目5个(其中创作首演剧目1个),全年演出152场次(其中农村演出130场次),观演群众达13万人次(其中农村观众10万人次);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108场次,观演群众达12万人次。拥有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58.2%。拥有电视台2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5%,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6.2万户。 卫生事业向前发展。区本级(不含市直)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1个,床位总数850张,卫生技术人员87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30人,注册护士220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40人,有乡镇卫生院21个,卫生技术人员452人,乡镇卫生院床位数602张;全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24.51万人,参合率达80.36%。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所。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拥有运动场4个,游泳池4个。全年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2项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11万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首届全区运动会,近2000人参与12个体育项目的角逐,决出金牌93枚;参加全省青少年运动会,夺得金牌3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