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永定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全年建设占用耕地71.92公顷。实施国土整理项目3个,补充耕地项目8个,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37.84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7733.12公顷。拥有上型水库87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68座),年末上型水库总蓄水量1.3亿立方米,河流47条(其中:澧水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16条,沅水二级支流18条),中小型水电站34个,年发电量11905万千瓦时。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19.5公顷,完成退耕还林补植2533.3公顷,封山育林1229.2公顷,义务植树30万株,实施规划省级生态公益林5200公顷。建立区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67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70.05 %,较上年增长0.81个百分点。城市人均绿地面积7.02平方米。 安全生产趋于平稳。全年安全生产事故197起,上升25.8%,死亡38人,下降30%,受伤163人,上升65.4%,直接经济损失131.25万元,上升76.9%。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为0.6人,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为零。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年末总户数15.59万户,总人口44.03万人。按性别分:其中男性人口22.67万人,女性人口21.36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0.29万人,乡村人口23.7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5.54万人,占总人口的80.7%。城市化率达46.08%,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40.8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52‰,死亡率为 3.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计划生育率95.11%,男女性别比为111.74:100。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41.16万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3.01万元,独生子女保健费1.57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9元,增长15.1%。其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9%、136.4%、65.6%,财产性收入下降80.7%。人均消费性支出7483元,增长9.2%。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杂项商品和服务分别增长8.2%、7.8%、46.8%、111.9%、81%,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分别下降28.1%、34.9%、7.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7%下降为35.4%,下降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938元,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3.6%、6.8%、5.5%,财产性收入下降77.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73元,增长25%。其中食品、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杂项商品和服务分别增长18.5%、19.1%、98.7%、9.3%、10.3%、48.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分别下降25.3%、2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49.3%下降为46.8%,下降2.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区本级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8103人、10210人、23488人、12466人、15556人。全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5165.02万元,支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5472.73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46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450人农村困难群众首次纳入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城乡低保对象分别发放低保资金636.8万元和101万元。发放五保户补贴119.87万元。支付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72.4万元, 2452人次得到医疗救助。下拨受灾救济款 397万元,保障了灾民和特困户的基本生活。新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所。17个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达630张,收养人员数 630人。新建廉租住房1400平方米,安置低收入家庭119户388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2006年4月实行属地统计,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属地口径数据。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7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 [永定区统计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