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4 常德市安乡县统计局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大湖口大桥年内顺利建成通车;提高城市品位的香港商业步行街已完成投资2150万元,一期工程即将完成;入园工业企业凯斯零件、津津制药、华安制药、老百姓大药房等投资大,建设速度快。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3年,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棉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扬,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城镇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增加,激发了全县人民的消费热情,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6亿元,增长10.4%。其中,县级零售额59804万元,增长11.3%;县以下农村零售额45765万元,增长9.2%。分行业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8275万元,增长11.8%;餐饮业 14744万元,增长9.2%;其他行业2550万元,下降19.8%。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和商品一条街正成为县城消费品市场特点,连锁超市和知名品牌专营等新型市场经营业态发展迅速。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全县市场规范活跃有序。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4 %,市场物价上涨2.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年度比较上升2.0%。从十二大类商品零售及居民消费品价格和服务指数看,价格回升的有6类:食品类上涨6.7%;饮料烟酒类0.7%;文化体育用品类8.1%;燃料类13.7%;农业生产资料类6.1%和服务及收费2.4%。价格持平的有建材类。价格下降的有5类:服装鞋帽类下降2.7%;中西药品类18.5%;化妆品类4.5%;日用品类1.5%和家用电器类9.1%。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事业安全繁荣。2003年,受非典影响,交通运输业增速减缓,全年仍完成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2.6%。水陆交通条件有较大改善,运输状况有很大提高。县境内有省道31公里、县道130公里、乡道200公里、村道1000公里,有水泥硬化路近100公里,全县公路好路率85%。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62500万吨公里,增长11%;旅客周转量 51780万人次公里,增长9.2%。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2003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1506万元,增长28.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27万元,增长17%;电信4372万元,增长20%;中国移动 4907万元,增长38%;中国联通600万元,增长50%。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8.5万户,增长13.8%,电话普及率 43.5%;互联网用户4000户;移动电话用户3.85万户,增长18.5%。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喜结硕果。2003年,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2.1亿元,增长40.0%;到位外资770万美元,增长71.1%;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0万美元,出口3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3年,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1659万元,增长13.4%,其中工商税收2948万元,增长17.1%;农业“四税”4618万元,增长10.7%。县级财政总收入27560万元,增长34.9%;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支出23890万元,增长14.3%,财政净结余21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和“四个确保”的目标,但财政总量太小,政府财力仍面临十分困难的境地。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20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2亿元,比年初增长9.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07亿元,增长12.2 %。贷款小幅上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9.86亿元,增长2.2%。其中,短期贷款18.71亿元,增长0.73%;中长期贷款0.96亿元,增长51.5%。贷款投向的主渠道依然是农副产品收购,年末余额为12.8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8%。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8.03亿元,增长24.9 %;现金支出78.03亿元,增长24.0%。

保险事业超常发展。全社会把保险作为社会保障手段的意识及投资方式的理念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县完成保险收入4985万元,增长27.5%。其中,人保公司保险收入924万元,增长20%;寿险公司3510万元,增长30.0%;平安公司551万元,增长25.0%。赔付总金额1583万元,其中,人保公司赔付462万元,赔付率50%;寿险公司983万元,赔付率28.0%;平安公司138万元,赔付率25.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3年,全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广转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提升改造传统工业技术水平,扶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年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15项,实施星火、丰收计划8项;普及农村实用新技术37项,投入科技资金2075万元,新增产值1.3亿元。全县申报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专利8项;引进推广各类新技术210项,转化科技成果32项,开发新产品20个。

教育事业稳步提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加强,鼓励民间投资兴办教育,安乡一中迁址扩建已列入规划,安乡五中创建省级重点中学的工作进入实质阶段。2003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6年级在校学生巩固率100%;初中新生入学率达99.8%,初中2-3年级学生巩固率98.8%;高中新生招生比例达78.7%。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63所,减少15所,其中,小学138所,教学点11个。中小学在校学生71247人,减少4689人。其中普高学生 11291人,增加2144人;职高723人,增加378人;初中28820 人,减少3318人;小学30413人,减少3893人。有专任教师4389人,教师人均负担学生16人。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666人,专科学历的2398人;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3144人。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全县有2505人参加高考,录取1912人,录取率76.33%,高出全省平均录取率4.5个百分点。高考成绩600分以上的有13人,其中清华、人大等各校上线6人。全县有民办学校7所,在校学生2200多人,师资200多人。民办幼儿园70多所,在园幼儿2600人,幼师350人。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造中小学危房,完成新建项目3个,总面积2700平方米,改造维修学校31所,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完成了37个项目共计2.21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特殊教育也得到较好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3年,全县相继举办了《走向辉煌》大型春节文艺晚会,庆“七一”暨《走进安乡》首唱广场文艺晚会。主办了“迎春笔会”和“春节书法作品展”,参观人数500人次,主办“传承中华美德”读书征文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倍受农民群众欢迎,其中《书记何时把家还》弹唱获常德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暨庆祝建党82周年文艺调演一等奖。县级图书馆1个,年接待读者6700人次,借阅书刊4800册;剧院接待演出团体18个、演出22场、观众2.8万人次。文艺创作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演出市场经过整改更加规范,新闻出版及版权保护得到加强,文物保护受到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