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邵阳市绥宁县统计局

年末拥有公路1232公里,其中油路250公里,水泥路面21公里。

年末拥有民用汽车1566辆,比上年末减少39辆,其中载客汽车756辆,比上年末增加26辆,普通载货汽车660辆,比上年末减少65辆,拖拉机1203辆,县城公交汽车发展到17辆。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3%。年末拥有(本地电话)局用交换机4.5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26万户。拥有本地电话用户3.7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6万户,其中城市用户1.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1万户,农村用户2.4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35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6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55万户。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5435户,比上年末增加1187户。

六、国内贸易

城镇市场消费持续增长,农村市场相对疲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县以上零售额24899万元,比上年增长20.85%,县以下零售额25744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6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1%,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34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9%,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7359万元,比上年增长37.01%,餐饮业零售额2802万元,比上年增长8.1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增长较快,但效益不是很理想。全年实现销售总额17103万元,比上年增长26.24%,其中批发业12513万元,比上年增长24.33%,零售业4590万元,比上年增长31.75%。毛利率12.80%,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11.40%,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零售业14.20%,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82万元,比上年下降24.4%。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现金回笼增加,存贷稳步增长。年内现金收入410539万元,比上年增长25.67%,年内现金支出427078万元,比上年增长26.5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610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87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57%,企业存款余额1209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6.7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879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7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048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63%,长期贷款余额817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86%,农业贷款余额2030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0.42%,工业贷款余额795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7%,商业贷款余额12411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3.80%,基本建设贷款余额756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1.79%,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3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8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2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计划2项。全年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82万元,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项,其中省部级基础理论科技成果1项。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90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917人,社会科学技术人员3263人,全年共授理专利申请7件,授权专利7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0份,技术合同成交额160万元。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39所,年内招收学生10743人,年末在校学生29685人。有普通小学216所,年内招收学生3791人,年末在校学生27993人。有农村职业中学3所,年内招收学生729人,年末在校学生2049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内招收学生7人,年末在校学生29人。有幼儿园5个,在园幼儿1954人。

全县普通初中入学率99.0%,在校学生巩固率97.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99.8%。2003年高考,本科录取上线907人,其中重点本科13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9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25657卷,其中对社会开放文件1.30万个,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3.18万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0%。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全县年末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有病床床位514张,其中医院275张,卫生院23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741人,其中医生559人,护师、护士182人,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8人,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6人,有农村乡镇卫生院25个,病床床位239张,卫生技术人员343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比重96.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73人。全年医疗病人293420人次,治愈率76.21%。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14.22次,病床使用率32.12%。急性传染病发病率0.8321‰。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县以上各类运动会6次,参赛运动员1900人,教练人员4人,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人数51604人,占全部学生的83.60%,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我县运动员获得铜牌1枚。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4个,投资额68万元,比上年增长36%。23家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监测资料显示: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432万吨,排放达标量265万吨,排放达标率61.4%,烟尘排放量991吨,排放达标量60吨,排放达标率6.05%,工业废气排放量277648万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9.87万吨,综合利用量6.38万吨,综合利用率76.3%。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252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出生人口3684人,人口出生率10.62‰,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其中计划内出生3584人,计划生育率97.29%,死亡人数1522人,死亡率4.39‰,较上年上升0.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2162人,自然增长率6.23‰;比上年下降0.02个千分点。全县年末总人口34.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2万人,城镇人口4.47万人,男性人口18.11万人,女性人口16.56万人。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10980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1062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05元,比上年增长7.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比上年增长6.2%,人均居住面积1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农村居民年人均总收入3790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可支配收入2498元,比上年增长5.7%;总支出3533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生活消费支出2486元,比上年增长11.5%,人均居住面积35.2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2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6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0.2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2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0.22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率85.0%,有0.54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