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3 邵阳市新邵县统计局

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00.51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交通通信支出572.61元,比上年增长48.42%,旅游消费139.43元,比上年增长93.6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06%。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辆、家用电脑20台、空调器40台、使用互联网6条;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23.47元,比上年增长8.72%,其中:医疗保健137.28元,比上年增长27.43%,交通通信146.57元,比上年增长41.92%,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357.74元,比上年增长36.2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44%,比上年下降4.72个百分点。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电风扇129台、电冰箱10台、洗衣机46台、彩色电视机81台、电话机68台、移动电话机22台、摩托车8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41平方米。

劳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深入。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401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424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4237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960人。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35人;“4050”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00人。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0人,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80人;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97人;新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15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0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10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3.8%。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敬老院8个,床位260个,收养220人。发行福利彩票950万元,募集社会福利资金66.5万元。社会救济对象28409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已保7798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50万元,农村定期救济3655人次,救济精简退职老职工711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县耕地面积28.18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1.4千公顷,旱地面积6.78千公顷。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8.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2501立方米,全年平均年降水量1476.9毫米。

我县地处湖南省第二成矿富集地带,矿藏资源极其丰富,是全省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全国闻名的“黄金万两县”。已发现的矿种17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2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2种,其中原煤储量2920万吨。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6.34%。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水排放量96.08吨,比上年减少55.53吨,减少36.63%。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气排放量3.25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76万标立方米,减少18.95%。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4.41吨,比上年减少0.512吨,减少10.4%。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2006年完成造林面积4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800公顷。年末全县有林地面积83.74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3.28%。有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保护区面积1786公顷。

2006年,全县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面积4.8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7千公顷。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新邵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