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项目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三产为突破,以创新经济模式为手段,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初步核算,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288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绝对数按现价,增长速度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创近9年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799万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90159万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109188万元,增长1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433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0.82%、31.29%、37.89%。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206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3.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168万元,增长29.47%;上划两税2893万元,比上年增长35.63%。全县财政支出为27549万元,比上年增长14.9%。 改革改制继续推进。县属工业企业、乡镇企业改制全面完成。70家部门企业改制启动41家,资产变现和技改投入3070万元,盘活资产1500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入。全年通过税费改革等共减轻农民负担1976.6万元,其中政策性减负1901万元,治理乱收费减负75.6万元,全县农村人平减负30.92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规模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任务繁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难以缓解。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加快。全县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粮食种植面积54.87千公顷,实现粮食总产28.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75%和13.27%。其中水稻面积38.45千公顷,产量22.55万吨,增长18.21%。油料总产量4386吨,增长2.38%。水果总产量41289吨,减少4.59%……畜牧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51731吨,比上年增长4.82%。禽蛋产量1728吨。水产品产量5046吨,增长4.19%。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6.41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6.6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药材2.08千公顷;蔬菜2.83千公顷;花卉苗木380公顷。 农村"一加三"工程成效显著。全县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其中龙头企业3家,全年新增产值7000万元,同比增长50%。完成沼气能源建设投资712万元,新建上流式浮罩沼气池3250口,配套改水1875户、改厕652户、改栏492户。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1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7.03千公顷。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8%;农用拖拉机2820台,农用运输车1342辆,比上年增长1.82%;农村用电量519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9.64%。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高效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2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为21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9418万元,增长28.5%;集体企业增加值131万元,减少3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89万元,增长4.0%。29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和102家乡镇企业成功改制后,经济效益日益凸现。同时,全年新办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63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家。辰州矿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我县第一个过亿元的企业。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60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2%。2004年全县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为46家,亏损企业8家,亏损面为17.39%,比上年减少16.8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32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倍。其中:规模工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1951.5万元,比上年增加1122.7万元。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48.34%,比上年提高70.34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100.82%。 规模以下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71452万元,增长10.7%。 建筑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7288万元,增长19.1%。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0万元,施工单位工程个数96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6万m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1万m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4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6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4%。其中城镇投资71291万元,增长87.4%。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2424万元,比上年增长92.5%。工业投资44143万元,增长1.05倍。其中,电力工业投资增长2.6倍,机械工业投资增长1.2倍,食品工业投资增长0.9倍。第三产业投资18057万元,增长34.1%。房地产开发投资48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1.9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大重点工程"基本实现预期目标。筱溪电站、晒谷滩电站2004年10月先后下河围堰,其中筱溪电站一期工程已成功实现围堰截流。大坪工业基地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投资4100万元的江南路、大陈路、财兴路、七秀路、正东路"两纵三横"路网按期完成。投资1400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目前正式动工建设。酿溪大道已完成立项、规划、预算、征地、地质勘探等所有准备工作。基础设施大为改善。2004年,全县通乡油路工程争取上级拨款2451万元,县级自筹1081万元,完成巨迎公路、新大公路、酿太公路、杨潭公路总长54.7公里的路基扩改和酿太公路19.2公里、太龙公路10公里的路面炒砂铺筑以及巨迎公路、杨潭公路、汤白公路部分路段水泥硬化。全面启动第一批23个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新修村级公路60公里。县城防洪堤建设一期工程基本竣工;新涟街人行道的铺设基本完成。投资1400万元进行电力城网改造,新建及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28.73公里和电缆线路3.81公里。县城管道煤气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主管道铺设已基本完成。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2004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到534.25公里。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为3152辆,新增672辆。全社会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59635万吨公里,增长18.14%。公路货物周转量5754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8%,公路旅客周转量1988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