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邵阳市新邵县统计局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近4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9%、11.11%。

七、财税、金融、保险业

财税部门克服重重困难,狠抓财税征管入库,全县财政收入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完成10019万元,扣除不可比因素,比上年增长23.65%,财税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比增长,且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13.6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86万元,比上年增长23.1%,上划两税完成2133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县财政支出为23983万元,比上年增长20.04%。全县税收入库6535.1万元,比上年增长15.28%。按税收体制分:中央税3243.9万元,省级税538.3万元,县级税275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84%、1.07%、8.48%。按征收渠道分:国税系统完成3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3.06%,地税系统完成2751.1万元,增长6.06%。金融保险运行态势良好,存款增势强劲,年末全县存款余额196086万元,比年初增长17.79%,其中:储蓄存款169154万元,比年初增长15.34%;年末贷款余额95731万元,比年初增长13.4%。金融业维权促贷力度加强,采取“三停、三不”措施收回党政干部逾期贷款380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速度减慢,投保意识有待加强。2003年全年保费收入4411.4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保险支出926.07万元,比上年减少3.93%。

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

2003年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8.1万册,其中本年新购1081册,书刊外借3万册次,书架单层总长度2066米,阅览室座席数200个。县级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台8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6.2%。乡(镇)广播站15个,广播人口覆盖率46.4%。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邵一中荣膺省重点中学,新邵二中进入市重点中学行列。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123293万元,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309所。其中:小学240所,特殊学校1所。专任教师5642人。年末在校学生10756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5533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1594张床位,卫生工作人员161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55人。全年共诊疗65.83万人次,住院治疗1.94万人,治愈率74%,病床使用率37%。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普遍开展。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8次。县以上运动会参加人数1500人。

科技推广力度明显加大,农业适用新技术,优质大米、玉米、水果等在全县普遍推广。全县科技培训10期,培训人数达2.1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共285人,通过鉴定2项,获得进步奖2项,申请专利2件。

九、人口与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末全县总户数为211173户,总人口731031人,其中:农业人口660007人,非农业人口710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94‰。

2003年计划生育率91.55%,人口出生率11.31‰,多孩率0.68%,男女婴儿出生性别比114.76:100。

十、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人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9万人,比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1.7万人,比上年略有增加。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0.2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459.6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在岗职工年人平工资8349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3.66%。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1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1492.9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2%、3.83%。

全县敬老院5个,床位26个,收养21人。社会救济对象12565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已保7916人,临时救济15700人次,救济精简退职老职工1145人。社会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职工42人。全县登记结婚对象4320对,离婚人员602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治安案件查处率为99.84%,青少年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比重为7.86%,比上年同期减少20.14个百分点;全年刑事案件破案率66.02%;比上年上升10.42个百分点;案件起诉率为70%,有罪判决率为100%。

全县工业废水达标率28.97%,比上年减少18.88个百分点。工业废气处理率90%,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96%,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水排放量291.26吨,比上年增加20.75吨。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气排放量5.777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183万标立方米。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24.52吨,比上年减少1.01万吨。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新邵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