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祁东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乡集市贸易趋于活跃。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 外经、外贸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全年洽谈投资项目50个,发布招商项目62个。其中,经省批准的项目8个,批准合同利用外资143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2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6%。 外经外贸成效显著。2001年,全县外贸出口创汇341.7万美元,黄花菜、牲猪、草席、电解锰出口大量增加。全县外资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2.4亿元,实现税收46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劳务输出迈出新的步伐,为发展祁东经济,又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中,劳务出口已达140人。 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平稳,存款余额有较大增长。2001年末,我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20亿元,较年初增加4.44亿元,增长20.42%,其中城乡储蓄存款23.59亿元,比年初增加4.79亿元,增长25.49%,各项贷款余额14.30亿元,比年初增加1.52亿元,增长8.06%。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公民投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财险承保总额13978万元,寿险总保额22500万元。全县保费收入2523.2万元,支付各种赔偿及给付2165.74万元,其中财产险金额403.74万元,死亡伤残医疗给付金额274.7万元。 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教兴县战略取得成效。2001年市以上科技立项目12个,引进科技项目20项,申请专利10项,科技示范基地30个,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湖南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010人,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5500人,比上年增加405人。科普工作得到加强,2001年共开展专项科普活动32次,比上年增加4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1年,全县普通中学67所,普通小学41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5040人,比上年增长7.29%;毕业生14617人,减少6.46%;招生25140人,增长7.14%。普通小学在校学生87057人,比上年下降9.65%,其中毕业生21319人,增长6.74%。全县中小学教职员工8346人,比上年减少1.93%。职业教育前景看好。祁东县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709人,招生936人,比上年分别增加155人和226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影视业全面发展。2001年末全县拥有电影放映单位在册数62个,放映场次804场,观众人数达18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11.02万册。有线电视入户达2.74万户,比上年增长7.45%,其中县城1.45万户,同比增长7.41%。全县电视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09%和97.12%。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有卫生机构88家,比上年增加5个,拥有病床136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2188人,其中医师1014人,占总数的46.34%,比上年提高了0.68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萌发生机。全县参加国家、省级比赛共获奖牌10枚,其中,国家级2枚,省级8枚。2001年,全县举办运动会30次,参加人数0.9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14万人。体育运动环境得到优化,占地60余亩的新体育场已竣工启用,可同时容纳3万余人运动娱乐,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正在形成。 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职工工资继续增长。2001年末,全县从业人数为37438人。全部职工工资总额达273459千元,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981元,比上年增长10.5%。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4万人,比上年增长12%;参加失业保险2.42万人,增长4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万人,企业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率已达100%。 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62元,比上年增加74元,增幅为2.8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6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2001年城镇居住用地面积达57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4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2001年环境治理项目6个,完成6个,投资247.1万元。全县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为98.2%,废气处理率为98.3%,全县"三废"综合利用产值462.7万元。 人口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91.24万人,增长0.099%。其中,非农业人口13.44万人,增长6.55%。全县出生人口10503人,出生率11.52‰,死亡人口6347人,死亡率6.96‰,人口自然增长率4.56‰。 注: 1、国内生活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行价,速度为可比价。 2、人口数为公安局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