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南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衡阳市衡南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建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县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综合

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初步测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幅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9.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75亿元;分别增长5.1%、11.2%和19.6%。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为37.84:35.77:26.39,产业结构  待进一步优化。

财政收入质量提高,国地两税增势强劲。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3465万元,剔除免征农业税2542万元这一因素,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2.2%。其中:上划中央两税4122万元,比上年增长19.5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769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96%。全年完成税收总额1531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8003万元,增长28.89%,地税收入5313万元,增长25.31%,农村“四税”完成2000万元,由于免征农业税率,减少28.37%。

经济效益好转,运行质量提高。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063万元,增长59.23%,实现税金7013万元,增长2.60%,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利润4.8亿元,增长33.33%,实交国地两税8431万元,增长26.1%,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商贸企业、三资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营业额(产值)、效益都实现了同步增长。

劳动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达60.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3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15万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净增就业岗位2200个,新增就业人员399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411人,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81人,全县发放再就业优惠证8916个,年末城镇失业人口登记率控制在3.8%以下。

农业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5亿元,增长7.99%。其中:种植业产值22.33亿元,增长7.15%,林业产值0.98亿元,增长7.69%,牧业产值19.47亿元,增长6.69%,渔业产值3.27亿元,增长24.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1亿元,增长5.17%。

农业产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农业区域布局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初步形成了优质稻、优质烟叶、药材等农产品产业带和水产品、牲猪、湘黄鸡、乳鸽、蛋鸭等养殖基地。全年粮食总产量64.31万吨,增长1.36%。扩大优质稻面积6.60万亩,优质稻面积增长10.33%,主要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油料产量3.76万吨,增长4.74%,棉花产量0.34万吨,与去年持平,烤烟产量0.75万吨,增长41.51%,水果产量11.70万吨,减少20.2%,蔬菜产量61.2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表一:2005年衡南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43080

1.36

油料

37593

4.74

其中:油菜耔

27797

5.17

棉花

3449

持平

烤烟

7460

41.51

小果

117005

—20.2

畜牧水产生产稳定。全年出栏牲猪165.8万头,比上年增长2.35%,存栏牲猪66.5万头,比上年增长8.13%,全年肉类产量达到14.51万吨,增长4.08%,出笼家禽2250万羽,增长11.5%,水产品产量4.50万吨,增长1.81%。

表二:2005年衡南县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出栏肉猪

万头

165.8

2.35

出栏牛

万头

1.72

37.6

出笼家禽

万羽

225.

11.5

禽蛋产量

30152

13.87

水产品产量

45011

1.95

林业生产平稳,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完成防护林19740亩,完成经济林255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2万亩,补偿各项资金1667万元,主要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油茶籽产量增长68.5%,油桐籽产量与上年持平,松脂产量增长2.28%,板栗产量增长21.74%,木材采运量减少10.8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6.89千公顷,增长0.6%,其中水田53.16千公顷,旱地3.73千公顷,全县现有76个村饮用自来水。年末各种农业机械48503公顷,总动力达51.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2%,全县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处,新增恢复灌溉面积4.7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4平方公里,新建塘坝256处。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呈现长足发展。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70.86亿元,增长18.08%,实现增加值21.94亿元,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5.67亿元,增长25.2%,实现增加值8.13亿元,增长20.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增长18.2%,集体企业产值增长0.8%,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25.9%,股份合作企业产值增长5.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增长797%。产销状况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9.97%。

表三:2005年衡南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总产值

256713

25.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4309

18.2

其中:国有企业

12296

13.5

集体企业

97454

0.8

股份合作企业

9800

5.4

股份制企业

84335

12.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005

797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49823

138.9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一批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35.7%。轴承、齿轮、有色金属、化肥、交流电动机、钢芯铝绞线等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拳头产品。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

建筑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全社会完成建筑总产值21.4亿元,增长22.29%,实现增加值5.80亿元,增长15.1%,全县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29家,全年实现建筑利润3522万元,增长35%,工程完成结算税金7047万元,增长15%,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11.70万平方米,增长33.0%,竣工面积209.84万平方米,增长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