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常宁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衡阳市常宁市统计局

金融运行稳健。全市各金融机构存贷款大幅增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4.94亿元,比年初增加6.40亿元,增长19.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13亿元,比年初增加5.83亿元,增长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2亿元,比年初增加2.33亿元,增长13%。

八、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年末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36个,其中艺术类3个,图书类1个,群文类32个。公共图书管1个,各类藏书11.82万册,拥有广播、电视及有线台3座,电视人口普及率达到98.8%,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7.4%,入户率为9.81%,广播电视网络能提供模拟电视节目35套,标准清晰数字电视11套。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民办教育蒸蒸日上,教学条件大大改善。2006年高考本科一二批上线935人,再创历史新高。学前教育入园率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高,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小学生巩固率达100%,初中生巩固率达98.6%;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达81.4%;全年共投入危改资金680万元,改造维修危房2.01万平方米;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全市小学生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5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2.3%。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加快。血防机构、卫生防疫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医疗管理不断规范,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全系统业务量达9434万元,增长13.1%。全年培训乡村医生262人,组织301人参加全省统一的注册考试,全市各级医疗单位参保率达97%,重大疫情都能及时得到控制,卫生防疫措施得力,妇育保健工作有新的起色,孕产妇建卡率为97.6%,早孕检查率95.1%,新生接生率100%,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都有所下降,杜绝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2006年全市加强了对重点传染病,爱滋病、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力度,调整充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队伍,继续完善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了全市重大污染疾病和重大疫情的发生。但是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人口为90.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8万人,出生率达10.2%。死亡0.36万人,死亡率为4.0‰,人口自然增长率6.6‰。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城镇集体和其他单位在岗职人均劳动报酬达13802元,比上年增长9.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35.31元,增长1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5元,增长14.4%。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得到改善,农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041.34元,增长14.3%。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共有参保人员23029人,基本医疗保险共有参保人员38393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员23879人。

注:①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②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③人口数以公安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