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醴陵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醴陵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为着力点,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契机,以“一心一意谋产业,聚精会神抓集群”为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和谐醴陵日趋形成。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实现加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2.09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加快了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95.06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42.25亿元,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16840元,同比增加2837元。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5:58.6:26.9调整为15.3:58.6:26.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仍为53.9%,与上年持平,但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8%,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7.38亿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农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200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15.86亿元,林业产值1.78亿元,牧业产值18.97亿元,渔业产值1.6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2亿元。 粮食总产量平稳增长。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8.66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65.36千公顷。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8.67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其中稻谷产量46.98万吨,同比增加0.3万吨;蔬菜产量44.84万吨,增长3.5 %。林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4%。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肉类总产量10.45万吨,增长3.2%;全市出栏肉猪125.85万头,增长5.4%;出栏羊29.47万头,增长11.7 %;出笼家禽950.65万羽,增长7.3%。渔业生产加快发展,水产品产量2.05万吨,增长6.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年新建和整修水利工程11800处,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土石方600多万立方米,增强了农业抗旱防汛能力。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8.14万千瓦,增长6.7%,机耕面积达55.2千公顷。全市投入900.7万元建设饮水解困工程,帮助25546人解决了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1603个;新建农村客运站5个,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快速发展,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33.98亿元,增长18.6%;实现工业增加值87.34亿元,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339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5.11亿元,增长40.2%;实现增加值38.23亿元,增长31.1%,增速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保持稳步发展。2007年完成日用陶瓷产量228320万件,增长24.7%;工业陶瓷产量30.8万吨,增长28.2%;花炮产量达1470万箱,增长20%。完成陶瓷税收31031万元,鞭炮烟花税收136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和16.7%。 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改善。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4.9%,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04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利税总额9亿元,增长31.3%,其中利润3.32亿元,增长57.3%,亏损企业40家,比上年减少5家,亏损额为0.69亿元,下降16.4%。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9%;工业企业实缴税金55040万元,增长28%;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达18.9%;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省级园区规模企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16.3%;工业技术改造资金占工业投资比重达9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11.91亿元,增长17%,占GDP的7.3%。 建筑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市拥有资质等级证书的建筑企业达到22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7203万元,增长15.3%;完成总产值148775万元,增长42.7%;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31.1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7.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2007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79亿元,增长55.9%,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9.76亿元,农村投资4.09亿元,农户投资4.95亿元。 工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2.13亿元,增长80.7 %,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7.1%,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 2007年是醴陵市的项目建设年,重点工程的在建项目数、投产项目数和年投资额再创新高,推动全市交通、电力、工业、城建和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全市60个重点项目有37个项目相继动工,有20个项目已完成建设。醴陵大道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左权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区五条主干道(瓷城大道、左权路、醴陵大道、立三路、青云路)路面改性沥青铺设工程基本完成铺设;醴陵大桥新桥顺利通车;西山大桥、铁路跨线桥、莲易高速跨线桥完成栏杆和人行道的改造;已经完成18条小街小巷硬化,10条小街小巷的亮化;硬化村级公路711.8公里。完成通畅项目1107.4公里、通达项目169.9公里。江源大桥建设进展顺利,湘东商贸中心、文化商业步行街、五环国际都会、盛世华庭苑等建设有条不紊,中央商务区已开工建设,渌江人行桥、东风大酒店、国瓷路等建设也即将全面铺开。 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市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2家,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6亿元,增长71.7%;商品房施工面积49.01万平方米,增长30%;竣工面积33.5万平方米,增长30.1%;销售面积32.4万平方米,增长69.2%;实现销售额50956万元,增长1.01倍。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市完成货运量5633万吨,增长22.8%;完成货物周转量596262万吨公里,增长24.5%;完成客运量5662万人次,增长19.3%;完成旅客周转量248799万人公里,增长17.5%。 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全市共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8386万元,增长18.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5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8万户,互联网用户1.44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增长加快。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同比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额23.96亿元,增长18.7%;农村市场零售额21.36亿元,增长18.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9.35亿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07亿元,增长26.5%;其他行业零售额0.9亿元,增长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