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速有所下滑。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25亿元,增长63.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34亿元,下降7.6%;其他投资完成0.64亿元,下降17.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06亿元,增长72.5%。 表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万元)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42447 23.2 一、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 721882 31.4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532861 42.5 # 基本建设 282522 63.5 更新改造 103389 -7.6 其他投资 6346 -17.9 房地产开发 140604 72.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89021 7.8 二、跨区项目投资 120565 -10.5 五、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城乡市场销售呈现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2.72亿元,增长23.6%;零售业实现47.77亿元,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8.49亿元,增长21.7%;其他行业实现0.11亿元,增长19.7%。农村市场增长快于城市市场,市、县及县以下市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43亿元、15.05亿元、23.61亿元;分别增长18.0%、23.2%、19.0%。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83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其中:进口完成2600万美元,增长77.7%;出口完成9230万美元,下降10.9%。 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受上年负翘尾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0.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0.7%。在消费品中八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分别为食品类101.4%、烟酒及制品100.6%、衣着类98.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1.5%、交通和通讯10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5%、居住类101.3%。 表6: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 标 名 称 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0.7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0.7 #食品 101.4 粮食 98.0 肉禽及制品 94.6 蛋类 101.2 水产品 98.5 菜类 126.6 烟酒及用品 100.6 衣着类 98.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5 交通和通讯 101.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5 居住 101.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87536万吨公里,增长26.9%;完成旅客周转量192810万人公里,增长9.3%。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86亿元,增长8.5%。城乡电话座机达26.94万部,下降4.0%。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10.30万户,增长27.8%,年末电话普及率为53.4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67669户,增长39.7%。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坚持品牌形象宣传与产品线路推介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依托,稳步发展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的旅游宣传促销方针,提高旅游营销专业化水平,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塑造安顺“中国瀑乡、魅力安顺、宜居宜游休闲之城”的整体形象。全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208.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1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完成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19亿元,增长16.8%;财政支出累计完成64.68亿元,增长23.1%。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7.89亿元,比年初增长3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9.11亿元,比年初增长19.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4.63亿元,比年初增长2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7.54亿元,比年初增长16.2%,对工业短期贷款28.12亿元,比年初下降15.5%,对农业短期贷款21.87亿元,比年初增长62.4%。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商业保险保费收入3.37亿元,比上年增长 13.0%。各项赔款和给付1.17亿元,比上年下降2.8%。 表7:保险业收付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保费收入 33685 13.0 #财产险 12919 16.3 人身意外伤害险 1611 -5.7 健康险 894 9.7 寿险 18261 12.9 各项赔款和给付 11656 -2.8 #财产险 6848 -12.0 人身意外伤害险 932 16.4 健康险 541 11.1 寿险 3335 13.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市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10425人;职业教育学校16所,在校学生13178人;职业初中4所,在校学生588人;普通中学146所,在校学生168331人;小学999所,在校学生297812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5.54%。 科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加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全年实现项目总投资7154.5万元,其中科技引导资金1619.5万元(国家和省级1394.5万元、市级225万元),自筹2526万元,科技贷款3009万元,新增产值21000万余元,利润3250万元,税收1746万元,创汇850万美元。科技项目实施产生专利48项,科技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6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拥有图书藏量32.1万册。有电视转播台6座、调频转播台4座。全市电视覆盖率达91.65% ,广播覆盖率达88.05%。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46万户,拥有卫星收转站184502座。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着力抓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2009年全市新农合参合农业人口195.56万人,参合率为93.83%。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上,2009年紫云县顺利通过了省初级卫生保健委的合格验收,全市各县(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