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安顺市统计局

安顺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顺调查队

2010年3月8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认真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项目拉动、结构调整、努力保持经济增长。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好于预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8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78亿元,增长14.9%。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9.96亿元,增长14.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82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1.79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1.6:38.6:39.8调整为19.9:40.3:39.8。

二、农   业

2009年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29.22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1.50亿元,增长3.4%;牧业产值23.07亿元,增长9.3%;渔业产值0.72亿元,增长1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9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构成由上年的50.2:2.5:45.4:1.2:0.7调整为53.2:2.8:42.0:1.3:0.7。

种植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夏季粮油产量在去年受大灾减产的基础上,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秋收农作物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市粮食产量81.11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8.79万吨,增长3.0%;秋粮72.32万吨,增长0.6%。油菜籽产量6.15万吨,增长10.1%。烤烟产量1.10万吨,下降0.1%。蔬菜产量55.60万吨,增长2.2%。

表1: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11073 0.8

#稻谷 432320 -0.5

玉米 258031 2.6

薯类 16675 1.0

油料作物 65775 9.4

#油菜籽 61487 10.1

烤烟 10980 -0.1

西瓜 77286 -2.9

蔬菜 555960 2.2

茶叶 1326 17.6

2009年完成造林面积5784公顷,比上年下降13.1%。

表2: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对数(公斤)  比上年增长(%)

生  漆 17752  17.1

油桐籽 6689103  -10.5

油茶籽 264600  -4.5

棕  片 112306  -11.2

核  桃 187694  -1.6

板  栗 337354  6.0

白  果 6971  -32.2

花  椒 250241  1.0

山苍子 251563  -15.9

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态势平稳。畜禽存栏稳中有升,畜禽出栏和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2.50万吨,比上年增长8.6%;生猪出栏109.64万头,增长8.5%,牛出栏8.86万头,增长8.1%;年末大牲畜存栏62.90万头,增长1.4%;年末生猪存栏102.39万头,增长2.2%。

生态渔业养殖保持较快发展。水产品产量5268吨,比上年增长12.7%。

表3: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吨 124985 8.6

#猪肉 吨 94388 7.9

牛肉 吨 10824 8.1

羊肉 吨 968 22.5

牛奶产量 吨 381 -32.8

禽蛋产量 吨 12348 12.0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629011 1.4

#牛年末存栏 头 533230 1.8

生猪年末存栏 头 1023867 2.2

羊年末存栏 只 79533 30.5

水产品产量 吨 5268 12.7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6.1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55亿元,增长15.3%。按隶属关系分,省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25亿元,增长22.5%;市县区属工业实现增加值25.30亿元,增长12.0%。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31亿元,增长21.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4.24亿元,增长14.3%。

在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20亿元,下降20.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2.09亿元,下降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增长7.2%。

分行业看,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4.50亿元,增长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29.9%;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33.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19亿元,下降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增长7.0%;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增长38.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增长1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21 亿元,增长17.6%。

表4: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67122 11.7

合成洗涤剂 吨 33859 3.0

铁合金 吨 105764 23.0

饮料酒 千升 40363 -10.2

十种有色金属 吨 73645 72.5

合成氨 吨 82676 91.8

中成药 吨 7671 11.0

原煤(全社会) 万吨 998 13.6

化肥(折纯) 吨 148709 7.6

水泥 万吨 167.11 29.0

滚动轴承 万套 741 -41.0

工业硅 吨 3552 -18.6

碳酸钡 吨 242598 -7.9

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实现税金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9.10亿元,增长12.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56亿元,下降33%,减亏1.26亿元。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3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67亿元,增长37.7%;完成增加值1.50亿元,增长6.3%。房屋施工面积82.51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25.49万平方米,竣工率仅为3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19亿元,增长31.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29亿元,增长42.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0亿元,增长7.8%。跨区项目完成12.05亿元,下降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