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灵宝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11 三门峡市灵宝市统计局

表2: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08527  13.3 

烟叶 6895 5.5 

蔬菜 403824  9.8 

食用菌 19337 1.9倍 

水果 716955  9.7 

#苹果 614987  6.7 

红枣 31574  48.3

肉类 34088 89.6

禽蛋 10507 12.8

水产品 1034 27.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较大改善。全年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850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 年末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6450亩, 年末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32.5万亩。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33004千瓦,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85642千瓦, 比上年增长1.2%;农用拖拉机8091台,增长0.6 %;农用运输车33387辆,增长0.2%,其中:三轮车31976辆,增长0.1 %;机耕、机播和机收农作物面积依次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8.8 %、33.3%和 20.5%。农村用电量9725万千瓦小时,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发展。我市紧紧围绕地上、地下资源,牢固确立了工业核心和主导地位,全市新上和续建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25.1亿元,新凌铅业10万吨氧气底吹炼铅、志成铅业10万吨铅冶炼扩建、鑫源果业三期和金色庄园果蔬加工二期工程、新华密度板厂3万立方米密度板扩建和信利民生木业8万立方米密度板续建等一批对县域经济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型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五龙、城南、豫灵三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新入园企业9家,年末入园企业总数已达37家,其中五龙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22家,总投资13.4亿元,11家已建成投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基本形成,我市已经成为国家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黄金工业生产、管理技术输出、精深加工基地和果蔬食品加工基地,正在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硫铁化工、有色金属、林板纸加工、医药生产基地和中国铅都。特别是黄金产业通过实施“区内整合、区外开发”战略,实现了二次腾飞。金源矿业公司进入全省重点企业50强,在三门峡 <[url]http://www.smx.gov.cn[/url]>市首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黄金股份公司与金源矿业公司双双跨入全省百户重点管理企业行列。黄金区外探采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日选矿规模5000吨,年产黄金20万两以上,黄金产量连年递增,实现了境外再造一个“灵宝黄金”的目标。全市工业生产连续三年以较高速度增长,不断创造历史新高,真正成为了支撑和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全年工业增加值达996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48541万元,增长19.8%。工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59.2%发展到63.3%,提高了4.1个百分点,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上年的75.5%变化为79.5 %,提高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69705万元,比上年增长57.2%。产销率为99.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实现利税460437万元,比上年增长66.6%。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2923万元,增长54.2%,实现利税69196万元,增长81.8%。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由上年的5个减少为3个,下降40%,亏损面由2.4%变化为1.4%,下降了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 4213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  %。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表3: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黄金 千克 27999 23.7

浓缩果汁 万吨 55005 70.7

水泥 万吨 315197  6.5

化肥 万吨 61327 -11.4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4495 13.4

建筑业略有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303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 1172万元,上缴税金1172万元,增长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60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4.2%,按城乡分,城镇、农村依次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370980万元、896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9%和9.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从投资领域看,农业、采矿业、制造业、交通和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份额较大,依次为15238万元、177284万元、86426万元、15028万元和34005万元,分别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1%、47.8%、23.3%、4.0%和9.2%。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规模大、项目多的特点,投资总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城市北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为抓手,拉开了灵宝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总体框架。全年新上项目118个,其中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2个,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个,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个。建成了新凌铅业10万吨氧气底吹炼铅和志成铅业10万吨铅冶炼扩建项目。硫铁化工综合利用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56亿元。新上项目逐步实现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向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制造业等基础工业转变。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8平方公里的城市北区一期工程开发和涧河治理改造、弘农春秋园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现代化的城市新北区已初具雏形。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2006年被列为三门峡市的5个重点项目:新凌铅业公司电解铅工程完成投资8000万元,占目标的114.3%,已建成投产;阿姆斯公司20万吨果蔬加工二期工程完成4500万元,占目标的100%,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072万元,占目标的100%,已建成投产;故县镇生源农林牧公司粮油深加工工程完成投资8000万元,占目标的100%,已建成投产;卫家磨水库复建工程完成投资4400万元,占目标125.7%,完成土石方150万立方米,占目标的187.5%。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26247万吨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达到186769万人公里,均比上年增长12.4%。全市投资8500万元建设村级公路203条429公里,实现了我市农村“村村通油(砼)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