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清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值35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8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0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交通货运量13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3775万吨公里,交通客运量133万人,旅客周转量5372万人公里。 公路网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公路线路到达数为105.654公里。其中,国道23.231公里,省道82.423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年底到达数102.573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到619.231公里。 邮电通信业业务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7% ,通信业务总量671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5%。电话机拥有量60013部,下降6.4%,电话普及率达22.76 部/百人;移动电话年末达到86000户,小灵通年末达到8668户。发展宽带1850户,比上年增长130.39 %。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收入9559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7.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208万元,比上年增长28.8%;财政支出40235万元,比上年增长39.7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516万元,比上年增长38.9%。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各项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901万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0044万元,比年初增加256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3122万元,比年初增加808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5122万元,比年初减少22942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23268万元,比年初减少20295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608万元,比年初减少2627万元。 保险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4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89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061万元。全年赔付额55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373万元,人寿险赔款金额117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县共有学校数(含教学点)1364所,在校学生(含私立)122883名,教职员工(含私立)6137人,专任教师(含私立)5226人。其中普通教育在校学生117347人;职业教育在校学生4800人;幼儿教育在校学生5536人。普通高中共有2所,教职员工567人,专任教师517人,在校学生10089人,比上年增加618人。全县普通初中36所,教职员工2037人,专任教师1606人,在校学生56162人。全县小学273所,教职员工3046人,专任教师2881人,在校学生5109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我县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确定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食用菌先进基地县”、被市科技领导小组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4个,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9项、县级项目22项。各级财政投入经费557万元,引导企业投入科技经费2300万元,获得经济效益5700万元。新建扩建11家骨干民营科技企业,新上高科技项目12个,开发高科技产品30种,共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1项,举办各类培训班279期,培训5.1万人次,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申请专利13项,先后有52个村级组织、龙头企业等纳入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7%。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作为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以提高群众素质为目的,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认真举办科技活动周,到18个乡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普及巡回指导活动,积极举办各类技术讲座50期,搞好科技人才培训,深受农民欢迎。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场次1497场,观众人数达60.8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4.2万册。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53.6%;有线电视用户4300户。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床位94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00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7个,床位345张,卫生技术人员354人。农村拥有医疗点55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98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县体育运动中心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老年体育等工作。 成功举办县级运动会2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达1400人。全年体育达标人数112230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参与健身运动的人数连年增加。 十、环境保护 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一定遏制。2005年我县马颊河出近水断面达标率83%。全年排污收费额达35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130万吨;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54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133154万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2万吨,综合利用率100%。 十一、人口 全年人口65.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86万人,非农业人口6.82万人;男性人口33.46万人,女性人口32.2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82%。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全县出生人口6325人,出生率9.63‰;死亡人口3553人,死亡率5.41‰;人口自然增长率4.22‰。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5.7元,比上年增长8.46%。人均消费性支出3737.2元,比上年增长22.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35.05元,比上年增长30.3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8.02元,比上年增长44.05%。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应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5000人,实际参保人数为5200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850人。有13132名企业职工和383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实际交纳养老保险金的人数为13132人;有10137名职工和2559名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26.9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4597人;社会保障事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社会福利院床位达330张,收养261人;其中,敬老院床位数为319张,收养孤寡老人25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