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辉县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1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4.2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62.5%:22.8%调整为14.5%:62.7%:22.8%,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495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涨幅较上年扩大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5%,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1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93.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4.2%。 年末从业人员37.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556人,同比增长1%。安置培训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3600人,其中“4050”人员240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末降低0.1个百分点。 表1: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4 #食品114.5 #粮食106.5 油脂113.4 肉禽及其制品140.6 蛋类114.5 鲜菜107 烟酒及用品100.3 衣着101.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0.6 交通和通信99.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5 居住101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3022公顷,比上年增加319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1667公顷,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0802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9.9%。油料种植面积7694公顷,增加31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266公顷,增加28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5万吨,比上年增产4.5万吨,增长9.7%。亩产达到405.6公斤,亩均增产34.5公斤。其中,夏粮总产25.1万吨,增长10%,秋粮总产25.4万吨,增长9.5%。油料产量1.9万吨,增产12.4%。蔬菜产量36万吨,增产10.9%。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50.59.7 夏粮25.110 秋粮25.49.5 油料1.912.4 #花生1.812.4 蔬菜36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7.1万吨,下降5.9%。其中猪肉产量6万吨,下降4.2%;禽肉产量5019吨,下降21.3%。禽蛋产量6.3万吨,增长3%。大牲畜年末存栏5.6万头,下降27.9%;生猪年末存栏62.8万头,增长7.2%;家禽年末存栏751.4万只,下降4.3%。 年末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131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33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公顷,新增饮水安全人数2900人。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50115千瓦,增长4.5%;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200台,比上年增加150台;小型拖拉机9890台,比上年增加70台;农用运输车22600辆,比上年增加187辆;排灌动力机械总动力46590千瓦,增长7.3%;联合收获机1100台,比上年增加232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6亿元,增长37.2%,产品销售率达到99.1%;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3.1亿元,增长9.8%。 规模以上工业21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9.8亿元,增长108.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3亿元,比上年增长35.7%;纺织业5.9亿元,增长10.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4亿元,增长17%;农副食品加工业3.7亿元,下降0.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6亿元,增长75.5%;造纸及纸制品业2.4亿元,增长49.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6亿元,增长41.5%;通用设备制造业1.1亿元,增长12.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亿元,增长44.3%。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637.2 #轻工业15.716 重工业28.951.8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8200.4 非公有制工业26.618.6 #国有企业7.8200.4 集体企业3.325.6 股份制企业28.623.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0.824 其他3.22.7 #五大支柱产业22.318.8 #高技术产业1.17.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62%,水泥增长54.5%,发电量增长304.3%,小麦粉增长132.8%。 表4: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产 量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60.562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55.9304.3 小麦粉万吨17.3132.8 精制食用植物油万吨4.339.9 配混合饲料万吨16.450.7 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亿升1.144.2 纱万吨7.97.8 纸浆万吨7.126.2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9.435.2 浓硝酸(折100%)万吨8.114.2 合成氨万吨160.4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万吨6.65.6 精甲醇万吨325.4 炸药万吨1.315.8 水泥熟料万吨505.6130.4 水泥万吨54754.5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2.2115.6 钢材万吨9.5-7.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58.9%,比上年提高37.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49.9%;实现利税15亿元,增长117.3%,其中,利润总额9.1亿元,同比增长174.8%。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24.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51.3万平方米,增长38.6%;房屋竣工面积50.13万平方米,竣工价值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40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增长36.6%;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3.6亿元,增长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