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辉县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1 新乡市辉县市统计局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亿元,增长35.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2.3亿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亿元,增长124.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4.1%。其中,住宅投资10.1亿元,增长1377.9%。房屋施工面积66.8万平方米,增长213.2%,其中,住宅64万平方米,增长250.6%。房屋竣工面积4.6万平方米,下降71.9%。商品房销售面积19.6万平方米,增长106.7%。

全年千万元以上项目74个,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6个,完成投资39.4亿元。华电新乡发电有限公司华电宝山发电项目、辉县市太阳石水泥公司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已竣工投产。

表5:2007年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      业投资额(万元)比上年增长(%)

合  计83953036.6

农林牧渔业3376533.9

工业62219925.4

煤    炭44127-2

电力、热水2604865.7

燃气、水600-92.5

冶    金10420240.5

建    材12152089.6

化    工11191-76.4

机    械90075300

电    子1000--

食    品40770-9.1

纺    织6110-53.2

其他工业35900195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30-40.4

房地产业114674602.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3787-21

教育669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65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200--

其他20635--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4亿元,增长18.3%。其中城市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9.8%;农村零售额15.5亿元,增长16.7%。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5.8亿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9亿元,增长28.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出口总额1121万美元,增长57.4%。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7个,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008万美元,同比增长191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全年货物周转量4770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客运周转量24780万人公里,增长25%。全市境内公路里程132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19公里,年末公路干线好路率94.3%,养护综合值79.7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量5354万元,增长9.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9.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9.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1.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万户,年末达到32.3万户;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51.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8458户,同比增长54.4%。

全年共接待游客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创收3290万元,增长21%。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4处,拥有星级酒店5个,客房280间,旅行社11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47.3%。一般财政预算支出10.6亿元,增长44.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1亿元,比年初增加4.2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2亿元,比年初增加4亿元,同比增长7.4%,企业存款8.9亿元,增长5.8%。各项贷款余额34.7亿元,比年初增加4.5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4亿元,同比增长36.7%;短期贷款余额31.1亿元,增长12.7%;农业贷款10.4亿元,同比增长12.4%;商业贷款5亿元,下降4.2%。累计净向社会投放现金10.2亿元,增长93.2%。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152万元,同比下降32.4%。

全年保费收入1.1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47万元,同比增长25%;人寿险保费收入9218万元,同比下降14.6%;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546万元,同比增长5.4%。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126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838万元,增长15%;寿险赔付424万元,同比下降11%;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311万元,增长2.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中学54所,教职工4513人,专任教师3834人,招生1.8万人,在校学生数5.4万人,毕业生2.4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2.7万人,毕业生7923人;初中在校学生2.7万人,毕业生16001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招生数4709人,在校学生数13106人。小学165所,教职工2758人,专任教师2604人,招生9119人,在校学生49087人,入学率99.5%。幼儿园64所,教职工820人,其中专任教师545人,在园幼儿数1531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39人,在校学生446人。青壮年非文盲保持率100%。全年筹措危房改造资金522万元,共改造危房面积2867平方米。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贴补资金1619万元,免费资助困难学生54193人。

年末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46人,新申请专利144个,增长14.3%,具备高新技术企业10家,推广和应用新技术5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0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114人,同比增长25.3%;中级职称的人员480人,同比增长44.1%;初级职称的人员505人,同比下降61.3%。

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完成质量体系认证企业2家,共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680件。年末共有3种产品拥有“河南名牌产品”称号, 5种产品拥有 “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广播人口覆盖率99%;年末全市月末文艺晚会演出10场次,周末电影放映20场次,3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710场次,观众达到31万人次,电影院全年放映电影300场次,图书蕴藏量达7.8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5个,拥有病床床位152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9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9人,注册护士502人。村级医疗网点710个,有乡村医生1102人、卫生员104人。

全市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4场次,参加人员达2000人,举办单项比赛48场次,全年获得各项奖牌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