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滕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9 枣庄市滕州市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开工建设过亿元重点项目56个,完成投资75亿元,有5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锦丘煤矿、丰泰线材一期、拓博塑料一期、大地数控精密机床一期、恒仁高档纺纱生产线一期和田陈煤矿低热值电厂、醋酸甲醇工程、滨湖煤矿、金庄煤矿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新源热电二期、腾达不锈钢制品、盛隆化产回收、拓博塑料二期、凯莱盖泽硅钙砖、野马轮胎、瑞达化工技改等一批项目进展较快,东大煤矿联合试运行、一期工程投资22.9亿元的凤凰大化肥多联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盛源苯加氢项目、投资3.6亿元的烟厂危房改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诚联化工高性能有机颜料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奠基开工。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12亿元,增长14.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6个,完成施工产值40.58亿元,增长33.4%,全员劳动生产率70297元/人,增长29.6%。省外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外施工产值7.5亿元,增长44.8%。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2005年,全市开工建设“村村通”道路196条,硬化路面644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道路,滕州至滨湖、东郭至木石、党山至马河等7条56.2公里的县乡道路相继竣工通车,10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77.6公里。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公路旅客运输量完成1503万人,增长6.3%,周转量56016万人公里,增长8.6%。公路货物运输量1597万吨,增长6.3%,周转量116369万吨公里,增长5.7%。

邮政通信业加快发展。全年邮政完成业务总量3858.1万元,增长1.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04万户,新增3.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52万户,新增14.5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1814户。

六、国内外贸易

2005年,全市进一步深化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招商引资成果明显,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9亿元,增长15.9%。分城乡看,城区消费品零售额48亿元,增长17.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4.9亿元,增长13.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5.1亿元,增长13.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5亿元,增长26.8%;其他行业零售额3.3亿元,增长16.6%。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呈不同的发展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4.5亿元,增长14.6%;个体经济零售额66.2亿元,增长16.1%;私营经济零售额5.7亿元,增长16.4%,其他经济零售额6.5亿元,增长14.4%。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市共实现进出口额9424万美元,增长99.7%,其中出口8607万美元,增长88.8%,进口817万美元,增长410.6%。盈泰集团实现出口4802万美元,成为枣庄市首家出口过4000万美元的企业。

七、财税和金融业

2005年,全市财政、税务部门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狠抓收入调度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财政、税收收入再创新高。

税收收入明显提高。税收收入(国税和地税)17.34亿元,增长31.2%。税收占GDP的比重6.3%,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境内财政收入实现22.65亿元,增长2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亿元,较上年实际增收2.69亿元,增长41.4%。地方财政收入总额、增收净额和增幅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财政灶内支出11.9亿元,增长34.9%。支出项目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0.88亿元,增长103.6%;教育支出2.39亿元,增长28.0%,医疗卫生支出0.43亿元,增长9.3%。

金融业快速发展。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7.83亿元,比年初增加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4.21亿元,比年初增加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37亿元,比年初增加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基本建设贷款19.58亿元,比年初增加5.03亿元;农业贷款20.9亿元,比年初增加4.86亿元;工业贷款12.31亿元,比年初增加6.24亿元。

八、科学技术

2005年,全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全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以上。

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2005年,全市实施科技项目98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6项;科技成果转化率81%;申报国家专利175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培植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1家;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46.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15%;1.4-萘醌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基金计划。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5年,全市继续实施加快城市化进程战略,进一步加快城市交通、环境及公用设施建设,城市整体形象又有新的改善。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迎接全省第二次科学发展情况现场交流会为契机,以“创城办节”为动力,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始进行修编。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650余万元,完成了北辛路、南环路、平行路、善国路等19条城市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新建了开发区春藤路立交桥和滕阳路立交桥,完成了火车站新站房和滕州宾馆建设,对火车站广场区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城区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新装路灯5600余盏。实施了新兴中路步行街、通盛上海花园、滕阳丽都、滨江国际花苑等25个开发建设项目,施工面积91.5万平方米,竣工45万平方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环境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全市村镇建设施工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1亿元。2005年底,城市面积达106.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0.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发展到292公里,绿化覆盖面积1520公顷。自来水供水能力16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总量3276万立方米,公共交通运营车辆296辆,煤气供气总量926.5万立方米,公共绿地159公顷。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完成了10家水污染企业限期治理项目,关闭了10家企业生产线及死灰复燃的小造纸企业,取缔规范了荆泉水源保护区内近100家废旧塑料收购加工点和畜禽养殖业户。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编制完成了《滕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创建成了2个省级环境优美镇。

十、教育、卫生、文化、广电、体育

2005年,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医疗防保条件得到改善,文化和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市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98.2%和100%,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0.27%左右,3至入学前幼儿入园率达92.3%,学前一年教育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校生达到33568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2005年在校生达到51143人,入学率达到69.6%。职业教育招生达到升入高中段人数的38.5%,2005年在校生达到17575人。全年本科录取2531人,比去年增加402人,增长18.9%;本专科录取9255人,录取率达79.5%。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创建成功,成为滕州有史以来第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