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峄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经济欠发达县扶持政策,集中精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8.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7%,增速比上年快0.9个百分点,创1995年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1亿元,分别增长5.8%、24.1%和11.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5?51.9?27.6调整为18.5?56.2?25.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10539元,增长25.9%。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2004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各类招商活动,全区累计签订引资、合资、合作项目合同129个,合同利用区外资金33.57亿元,增长30%。实际到位区外资金16.08亿元,增长37.4%,其中境外资金1044万美元,增长46%。 二、农业 2004年,认真落实中央各种惠农政策,采取一步到户的办法,将473万元粮食生产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农村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实现13.72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7.9%。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91万公顷,其中经济和其它农作物面积2.81万公顷,粮经比例为52.5?47.5,粮食总产量实现1999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8.73万吨,增长32.5%;平均单产6031公斤/公顷,增长 28.4%。棉花产量0.1万吨,下降13.8 %。油料产量1.71万吨,增长1.6%。蔬菜及瓜果类总产115.92万吨,增长1.6 %。水果产量2.86万吨,增长34.3%。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744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832公顷,成林抚育面积351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 %。 畜牧业和水产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为12386吨、6260吨和285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9%、5.9%和3.4%。肉猪、肉牛、羊、家禽出栏分别增长9.1%、8.7%、8.5%和 7.8%。年末大牲畜存栏26393头,增长7.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20.72 万千瓦,增长8.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24万千瓦,增长1.4%;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2.01万千瓦,增长0.7%。农用拖拉机4367台,增长3.8 %,农用运输车3571辆,增长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链培育工作,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增幅同比提高1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5.81亿元,增长27%;大中型工业增加值5.72亿元,增长30%。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09亿元和11.37亿元,分别增长32.6%和36.1%。水泥产量378.9万吨,增长65.5%,原煤产量192.8万吨,减少1.5%。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产销衔接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8.39亿元,增长46%,产销率达98.51%。全年实现利税8.82亿元,增长30.2%,其中利润5.63亿元,增长73.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40.3%,上升56.4个百分点,达近年来最好水平。总资产贡献率39.2%,上升8.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5%,下降0.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增长53.3%,增幅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投资10.72亿元,增长57.4%。在规模以上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1亿元,增长92.9%;更新改造投资1.89亿元,下降34.7%。全区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总投资9.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7.5%。 五、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42亿元,增长1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1.48亿元,集体经济1.75亿元,个体经济4.99亿元,私营经济0.42亿元,其它经济0.6亿元。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92万美元,增长3.3%,其中出口额1660万美元,增长3.6%,出口企业达11家,产品主要有玩具、服装、刷子、工艺品、陶瓷等。 六、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区拥有各类营运车辆4271辆,全年完成客运量88.8万人,旅客周转量299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4.2%和4.6%;货运量277.7万吨,货物周转量2275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7.8%和1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6526万元,增长10.1%。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5.9万户,增长7.1%,移动电话用户8.33万户,增长20.1%,电话普及率达到39.6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278户,新增加28户。 旅游景区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对冠世榴园景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完成了青檀寺“高山流水”小桥、西山游览道路延伸,舞台改建等工程,冠世榴园顺利通过全国农村旅游示范景区验收。全年石榴园接待游客40万人次,门票收入117万元。 七、财税、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562万元,按同比口径计算增长30.4%,创1998年以来新高。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分别增长52.9%、89.3%、77.9%和20.6%。财政支出24205万元,增长17.5%。其中农业支出、文体广播事业费、教育事业费、卫生经费、城市维护费、行政管理费分别增长26%、18.3%、19.2%、6.9%、66.3%和24.6%。 税收收入大幅增长。2004年全区税收收入16566万元,同比增长80.4%。其中国税收入6338万元,增长120.2%;地税收入10228万元,增长62.2%。 金融存款余额增长较快。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29亿元,比年初增加2.52亿元,增长23.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98亿元,增长14.4%。各项贷款余额9.73亿元,比年初减少0.21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695万元,增长26.8%;业务支出1063万元,增长52.5%。 八、科技、教育与环保 科技工作成绩裴然。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省级工业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个,省级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2个,市级工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2个。申报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6项,鉴定科技成果2项,申报专利8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