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峄城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顺利进行,新建和改建了7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院。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所,实有床位590张,卫生技术人员913人,全年诊治各类患者39.63万人次,健康检查1.16万人次。村卫生室110个,医生数348人,全年诊疗患者43.5万人次。 十、人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年末,全区区属以上单位在岗职工22382人,年平均工资10873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4178元,增长12%。据抽样调查测算,农民家庭耐用品消费进一步提高,年末我区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26台,影牒机55台,洗衣机72台,电冰箱12台,摩托车64辆,空调机1台,电话机72部,移动电话54部。 社会保障有力。全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6600万元,支出4547.2万元。职工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等做到了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 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共实现就业再就业488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9人,输出劳动力89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 社会福利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城市低保已保对象1466户、4347人,年发放低保金238万元;农村居民低保对象230户、791人,年发放低保金16.7万元。投资300余万元对全区敬老院进行了扩修和修缮,敬老院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人口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10.9‰,自然增长率5.4‰。年末公安户籍人口363925人,增加19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98人。 注: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 (2)粮食产量及平均单产数据为抽样调查数。 (3)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使用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