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泰宁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08 三明市泰宁县统计局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进一步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经常开展群众性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举办庆“三八”女子千人环城赛跑、女子1200米自行车快速团体赛、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各项体育健身活动。同时,竞技性体育实力明显增强。在“三明市第三届运动会”上,我县代表队获得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总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全年共向上级体校输送蹦床、举重等8位优秀运动员。

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建立了新桥、上青、梅口、下渠乡等4个农村环境整治试点乡,关停原三花水泥厂、龙兴水泥公司等属于“十五小”企业。全年办理环保审批项目85项,办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项目16个,发放排污许可证11家,临时排污许可证160家。对全县28家重点排污单位提前开展了排污申报登记和审核。

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县城区及乡镇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金湖景区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辖区地表水水质符合国家水质要求。县城区域环境噪声低于55分贝,城区交通噪声低于68分贝。“一控双达标”成果巩固,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8%,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为94%,工业粉尘、烟尘、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为10%,固体废物处置率17%。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全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办理标准注册企业10家,注册标准18项,标准备案4项。计量工作得到巩固,企业计量强检率87%,眼镜强检率98%,医院计量强检率99%,集贸市场计量强检率70%,加油机强检率100%。认证和品牌工作有成效。1家企业取得了食品质量生产许可证,6家企业已获得全面质量管理认证书,金泰旅游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0认证工作。列入县级优势品牌企业9家,市优势品牌企业1家。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124人(公安户籍数),出生率8.9‰;死亡人口699人,死亡率为5.5‰,人口自然增长率3.3‰,比上年下降1.3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127015人,比上年末净增198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710.2元,比上年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7.4元,比上年增长6.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0%。农民人均纯收入3498.6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80.3元,增长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42.6%,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0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40.13平方米。全县有私家轿车42辆,比上年增长2倍。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社保总人数18410人,其中,有110户企业4876人、170户机关事业单位4394人、农村新增406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共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022.4万元。有213个单位8734人参加医保,参保覆盖率87.3%,征缴医疗保险基金824.34万元。筹措再就业资金1400多万元,为1000多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322.9万元,按时足额为2832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483.8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3年,共下拨救灾救济款物78.9万元。全县有522户1359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其中,农村300人,城市1059人,累计发放救助金76.1万元,低保率达到5.5%。通过低保和救灾救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灾民和困难群众的衣、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泰宁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按照国家要求,从2004年1月起,全国各县(市、区)GDP的中文名称统一更改为“某县(市、区)生产总值”。如我县的GDP中文名称改为“泰宁县生产总值”。